全球变暖的暂停现象,亦被称为全球变暖的停滞或减速,是指在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变化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的某一时间段。当前的全球变暖事件中,似乎存在多个15年的短期变化期,但与此同时,长期的增温趋势依然明显。在这些政府和媒体重提的话题中,尤其是1998至2013年间的全球变暖暂停声音尤为突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
有研究指出,虽然整个气候系统依然在累积能量,但地球表面的温度增长速度却比前十年缓慢。
1998年是一个异常的年,因为当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气温异常升高,这导致随后几年的气温表现出暂停的假象。几年后出现的“暂停”论述更是使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变暖似乎已经停止。 2011年的一项研究解释了这个问题,发现若考量已知的变异性,增温趋势仍持续不变。
在关于此现象的讨论中,IPCC报告亦曾提到,1998至2012年的气温变化在60年期间内的长期趋势上显得微不足道。
随着1998至2012年期间出现的短暂减缓,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其解释为气候系统中的自然变异性。在此期间,地球的整体气候系统依然在吸收能量,而这些能量应该能进一步导致温度升高。 2015年7月的一项研究对更新的NOAA数据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并不存在全球变暖的暂停,而早期的数据亦未显示出减速的迹象。
即使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2001年至2010年间的增暖确实低于气候模型的预测,但这仍无法支持暂停的说法。
针对气候暂停的说法,有学者提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太平洋年代振荡」(PDO)在这一期间呈现负值,这影响了海洋的热量传递,进而影响了整体气候趋势。相关研究强调,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的整体增暖趋势并未被显著打断,短暂的减缓不会影响长期增暖的整体趋势。
有些气候科学家质疑所谓「暂停」的说法缺乏足够的证据,并强调即使数据经过修正,暂停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2015和2016年的气温再创高峰,许多声音开始逐渐减弱。 2017年1月的一项研究更是进一步否定了近期的暂停,并指出海洋温度被低估的现象。随着新数据的不断涌现,似乎在科学界对于全球变暖的「暂停」现象,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
气候学家指出,表面温度的暂停并未影响海平面上升和北极海冰的减少,这些依然在持续变化。对于极端气温的反复创纪录,也是在这个变化中得到的印证。
全球变暖的暂停现象,不仅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公众讨论的焦点之一。在这一系列的研究和数据更新中,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全球变暖的复杂性,并从中寻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