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气候变迁的讨论中,有一个话题持续引起关注,那就是自1998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暂停」现象。许多科学家和媒体报导称,这一期间的气温变化相对较少,似乎与持续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不符,于是各种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相继浮出水面。
尽管整体气候系统持续积累能量,但气候变迁的暂停却依然让人困惑。
这种暂停现象的中心在于一个特殊的年份——1998年。那年,由于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随后几年的气温增长似乎放缓,导致一些观察者认为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停止或减缓。很多报告指出,这一15年的期间,全球气温的增幅比起长期的升温趋势较为微弱,这使得「全球变暖暂停」的说法日益盛行。
虽然短期内的气温变化可能会出现暂停,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因此改变。
2013年,全球气温变化的速度再次成为热议话题,特别是在气候变迁的报告即将公布之际。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五份评估报告中,包含了对这一暂停现象的探讨,并阐述了在1998年至2012年期间,气温上升的线性趋势远低于1951年至2012年期间的数据。这一短期的「暂停」在科学界引发了持续的讨论,许多研究开始分析可能的原因。
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层的减少等气候系统的其他特征都显示出,气候变迁依然在继续。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可能性,包括自然变异性和海洋变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1998年以来的气候暂停可能受到太平洋十年周期波动的影响。在这段时间内,海洋吸热的增加可能导致了表面气温的上升缓慢。这一理论得到了多项研究的支持,表明海洋的热量储存可能是抑制表面气温上升的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实际上全球变暖并未停止。例如,2015年和2016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两年,这进一步挑战了「暂停」的观点。根据这些数据,部分科学家表示,1998年以来的气温暂停只是一个短期的波动,并不影响整体变暖的趋势。
在研究中发现,气候模型无法准确反映近期气温上升的减慢,实际上这与自然变异性有关。
事实上,科学家表示,根据深海的温度资料来看,整体的变暖趋势依然持续。某些研究指出,现阶段的暖化,更可能是过去数十年累积效应的回报,显示出地球环境的脆弱性。在随后的几年中,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都在提醒人们气候变迁的现实。因此,根据目前的研究,强调短期的「暂停」并不具科学意义,因为忽略长期的关联性将可能导致错误的解读。
短期的气候变化波动不能掩盖长期的变暖趋势,全球仍需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挑战。
随着新的科学资料的出现,对于1998年以来的「暂停」现象的解释仍在不断演变。从长期的数据来看,气候变迁的趋势依然清晰不变,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影响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逆转的。因此,未来的气候政策应该着眼于整体的变化趋势,而非被短期的暂停现象所迷惑。这不仅是对当前科学事实的回应,也是对未来世代的负责。我们是否能够重新思考我们对气候变迁的认知,并采取行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