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因为发生重大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温异常上升,造成了极端气候的印象,并随后引起了一场关于全球暖化停滞期的激烈辩论。这段时间似乎呈现了气候变迁的异常状态,尤其是在1998年至2013年间,持续的气温没有如预期般升高,给予了关于「全球暖化暂停」的说法足够的舞台。这样的异常年份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气候变迁长期趋势中的一部分,其影响深远且值得关注。
「1998年的高温现象对于后续气温的影响,使得很多人误解为全球暖化已经停止。」
1998年的暖冬使得全球温度一度飙升,随后的几年中,温度增长缓慢,使得科学界和公众产生了许多疑虑与争论。随着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显示,这段期间全球气温的攀升幅度实际上低于长期趋势,甚至引发了关于气候模型准确性以及气候变迁未来趋势的猜测。许多气候学家认为,这段停滞的现象其实是自然变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球暖化的终结。
「一些气候科学家表示,完全不可能将15年的趋势用来界定气候变迁的长期行为。」
根据观测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2年间的气温上升速度,仅相当于1951年至2012年间的一半。这使得愈来愈多人怀疑是否真有「气候暂停」的问题。正如IPCC的报告指出的,这样一个短暂的期间或许不足以作为改变整体趋势的依据,更何况还需考量到气候系统的自然变数。
光是海平面上升与北极海冰的持续减少,便足以表明即使乎存在气温的短暂停滞,地球的其他环境指标却仍在持续变化。因此,对于1998年各种资料所引起的议题,应有更清楚的认识与理解,以便达到更实质的解决。
许多研究也都指出,这一段期间的「停滞」现象可能与太平洋的气候变化有关,包括太平洋年代震荡(PDO)等自然变化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不断地应用与变化中,我们仍需持续监测并学习。
「研究显示,虽然2000年代的温度上升幅度减少,但整体的暖化趋势仍在持续。」
2015年及2016年全球暖化更为明显,屡次破纪录的高温指数使得「暂停」的概念愈加不具说服力。各类观测报告也显示海洋温度未必如早前所料,且无法简单归类为自然变化造成的影响。这些持续的暖化现象无疑提醒着我们,加速变迁的风险并不是短期波动所能掩盖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温度资料的重新修正和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出现,对于全球暖化暂停期的怀疑声音逐渐消减,显示出「暂停」的概念可能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真实。因此,科学界以及公众皆有需要重新思考这段期间的实质意义,并对未来的气候趋势持续保持警醒。
作为全球暖化现象的观察者,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极端事件所引发的讨论与改变,是否能够真正促使人类对气候问题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