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是一种长期疾病,可能在几个月到几年内逐渐损害肾功能。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然而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腿部肿胀、疲倦、恶心、食欲减退及混乱等不适症状。根据相关研究,CKD还可能引起高血压、骨病及贫血等并发症,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导致死亡及住院的机率增加。
根据统计,2016年全球有7.53亿人受到CKD的影响,这一数字与1990年的数字相比显著上升,并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015年达到120万。
由于CKD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常使得患者未能及时求医。随着病情的恶化,临床上可见的症状包括高血压及心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CKD患者常见的另一个隐形症状是认知障碍,研究显示这类患者面临35%至40%的更高风险。
CKD的诊断往往依赖于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而非仅根据症状。早期筛查被建议针对有高风险的群体,包括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家族病史的人。随着疾病进展,及时的诊断能够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以延缓疾病的恶化。
肾脏治疗的早期介入及其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这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高血压及肾小管疾病是CKD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已有这些疾病的人,面对CKD的风险大幅上升,数据显示约有五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及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CKD。
尽管目前并无治愈CKD的方法,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医疗专家建议采取低蛋白及低钠饮食,控制血糖与血压。
持续的研究和监控对于CKD的管理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应对自身健康负责。
维持健康的体重和饮食习惯是避免CKD恶化的关键。根据研究,肥胖可能与CKD的进展密切相关。专家建议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同时避免高热量食品,以降低疾病发展风险。
肾病的潜在危险在于其隐蔽性,许多患者在早期并未察觉到自身的病情。然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期检查,以及调整生活方式,都可有效控制病情。这样的警觉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对未来的一种负责。你是否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行动,避免隐形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