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位科技的进步,许多人使用彩色激光打印机进行日常文档的印刷。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些打印机在印刷每一页时实际上会留下隐秘的痕迹—也就是传说中的「打印追踪点」。
这些追踪点是一种数位水印技术,最初是由施乐(Xerox)和佳能(Canon)于1980年代中期发展的,旨在防止纸币的伪造。
在1980年代中期,施乐开创了一种编码机制,利用微小的点阵来传达独特的设备编号,这一技术最早应用于其DocuColor系列打印机。这项技术旨在「缓解人们对其彩色复印机可能被用来假币伪造的担忧」,并获得了美国专利。这项追踪系统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厂商的打印机中。
直到2004年10月,这一秘密追踪方案才被公众知晓,当时荷兰当局透过追踪点追查到使用佳能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伪造犯。而后,许多媒体报导指出此追踪机制已存在数十年,能够帮助执法机关确认及追踪伪造活动。
这些追踪点由几乎肉眼不可见的黄色小点组成,直径约为0.1毫米,并均匀分布于打印页面上。这些点的排列方式实际上编码了打印设备的序列号、日期和时间,并且会在打印区域多次重复,以防错误。
根据2005年的研究,颜色打印机在32 x 16的点矩阵中储存64字节的信息,并且可重复出现达150次之多。
即使只获得碎片或部分文档,这些追踪点也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排列的形式非常复杂,且在不同厂商和型号的打印机中可能更具多样性。
这些追踪点可以透过高解析度扫描仪进行检视,并在图像处理程序中增强黄色通道来显示。优良的照明条件下,甚至用放大镜就能够看清这些模式。而在紫外光下,这些黄色小点更是明显可辨。
这样的隐秘标记技术可以用于追查高品质的复制品,例如假钞,即使在文件碎片中也具备可辨识性。
有分析指出,知名媒体《Intercept》在处理揭发者瑞亚丽·温纳(Reality Winner)的资料时,不小心将带有打印追踪点的机密资讯公开,最终导致她被捕及定罪。
包含个人隐私或敏感资讯的文件,无论是健康资料、帐户报表,甚至是税务声明,都可能通过这些追踪点被追溯到打印机的拥有者。许多用户对此一无所知,而厂商也不会公开生成这些模式的代码。
电子前沿基金会(EFF)早在2005年便尝试揭示这些追踪点的解码方法,并提供了Python脚本来协助分析。
有研究者发展出的方法可以在打印的追踪点上覆加额外的黄色小点,以便隐匿原有的追踪信息,以此帮助揭发者在揭发不公时保护自身的身份。
虽然欧洲议会于2007年讨论了隐私入侵的问题,但至今仍未能就此技术的可见性及其对个人隐私的影响达成共识。更有什者,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无法确定会不会有新的隐匿追踪技术出现。
每一个印刷品都可能在无形中记录了我们的行踪与历史,今天,你是否还敢随意使用彩色激光打印机来列印敏感文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