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亦即心绞痛症,是一种由于心肌(心脏肌肉)血流不足而引起的胸痛或胸压感。这种痛感通常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血流不足常因冠状动脉部分阻塞或痉挛所致。心绞痛的主因通常是动脉硬化。虽然心绞痛强度和心肌氧气不足的程度之间有关联,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直接。例如,有些人可能会感受到极烈的疼痛,但却未必面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心脏病发作时感受到轻微或无痛的症状。
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包括恶化的胸痛、突然在静息时出现的胸痛、以及持续超过15分钟的胸痛。
稳定心绞痛又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主要是因心肌缺血所导致的经典心绞痛类型。稳定心绞痛通常在某些活动(如跑步、走路)时出现胸部不适,静息或服用亚硝酸甘油后通常可缓解。这种疼痛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在活动后几分钟内可减轻,并在活动再次开始时重新出现。
不稳定心绞痛被定义为突然发作的胸痛,无论是在休息时或是只用很小的体力进行活动时,症状通常会持续超过10分钟。这类心绞痛需要紧急医疗处理。与稳定心绞痛不同,不稳定心绞痛的疼痛较为严重,且可能在休息时不预期出现,并且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都较以前增多。
不稳定心绞痛主要是因冠状血流量的减少与动脉栓塞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的。
微血管心绞痛,又称心脏综合征X,特征是在心脏动脉影像检查中未显示主要动脉阻塞的情况下,却出现心绞痛样胸痛。这一型态的心绞痛因为不涉及阻塞,因此识别与诊断起来较为困难。患有微血管心绞痛的女性常常会经历更高的心绞痛发作率,这可能与她们的生理特征或内外环境有关。
心绞痛患者的疼痛感常常被描述为胸部的压迫感、沉重感或紧紧束缚的感觉。除了胸痛,心绞痛的疼痛也可能表现于上腹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肩膀。这种痛感的来源与神经痛的概念有关,因为心脏的内脏神经与其他皮肤神经共享相同的神经源,造成感觉的交会。
心绞痛的主要诱因包括运动、情绪压力、冷天气、大餐等。
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压、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家族早发性心脏病史。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心绞痛也可能因胃食道逆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它医疗问题而加重。
当病人表明有胸部绞痛感,特别是在进行活动时或情绪压力下产生的疼痛,医生会怀疑心绞痛的可能性。心电图(ECG)检查的结果通常会有助于诊断,在胸痛期间可以观察到ST段抬高或压低。为了检测心脏的反应,运动测试通常会被用来确定心绞痛是否存在。
心绞痛的治疗主要着眼于减少心脏的氧气需求,使心脏能够在血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正常运作。常见药物包括β-adrenergic blockers(β-拟交感神经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及有机硝酸酯等,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心绞痛的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患者的状况和进展进行调整。面对心脏健康问题,我们是否能够清楚理解并辨别自己体内发出的警讯,进而及时作出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