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也称为心绞痛胸痛,指的是胸部疼痛或压迫感,通常是由于心肌(心脏肌肉)血流不足所引起的。它是冠状动脉疾病的最常见症状,通常是由供应心脏肌肉的动脉部分阻塞或痉挛所引起。随着动脉硬化症的加剧,冠状动脉的阻塞或其他原因如异常心律、心力衰竭及某些贫血情况,都可能导致心绞痛的发生。
心绞痛的名称来源于拉丁语中的「angere」(窒息)和「pectus」(胸部),因此可以翻译为「胸部窒息感」。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与心肌的氧气缺乏程度存在关联。然而,严重的心绞痛并不一定与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的风险成正比。某些人可能会经历严重的疼痛,尽管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极低,而另一些则可能在发作心脏病时感受到微弱甚至无痛的情况。
心绞痛主要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又称为「运动性心绞痛」,是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经典心绞痛,通常在运动或情绪压力下出现,并且在休息后可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是一种急症,若在静息状态下突然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需立即就医。
在20世纪初,严重心绞痛被视为即将死亡的征兆。然而,现代医疗技术显著改善了预后。
根据研究,中年患者若经历中度到重度的心绞痛,五年存活率约为92%。但这样的数字并不能让所有患者安心,因为心绞痛的实际感受因人而异。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在特定情况下强烈反应,比如运动、寒冷天气或情绪压力时发作。其特征是胸部不适,并且通常在结束活动后数分钟内消失。患者经常抱怨的感觉包括压迫感、沉重感、紧束感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征是症状较之前有所改变,可能在静息状态下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而指示心脏的亟需注意。
微血管心绞痛,或称心脏综合征X,是一种胸痛的表现,但冠状动脉的横剖面显示正常,这使得诊断变得复杂。当中涉及心脏微小的血管功能不全所导致的。
虽然心绞痛可能非常疼痛,但许多患者不会明确感受到痛苦,而是胸部的不适感。其他部位如上腹部、背部、颈部、下巴及肩膀也可能感受到引用痛。
心绞痛的发作通常与情绪压力或身体运动有关,可能伴随着呼吸急促、出汗和恶心。
引发心绞痛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压、缺乏运动和家庭心脏病史。研究显示,戒烟可以显著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并改善心脏健康。
与心绞痛相关的其他医疗状况还包括食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再加上其他心脏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心肌缺血通常是由于动脉阻塞或血流不足引起的。
诊断心绞痛通常基于病人的症状描述和心电图的结果。经常使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运动测试、心脏扫描等。在治疗方面,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脏的氧需求,藉由使用药物如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来帮助缓解症状并降低未来的心脏事件风险。
在实际的治疗中,心绞痛患者可能需要根据个人的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有时,当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介入。
透过对心绞痛的了解和适当的治疗,患者的生活品质可以明显改善。究竟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这种隐秘的危机,并保持心脏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