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英国音乐家Brian Eno推出了他的专辑《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这张专辑被誉为开创性之作,不仅在音乐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更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如何思考生命与死亡的关系。这张专辑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能够引导听者深入自我思考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Eno个人对人类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Eno曾表示:“这是一种音乐,能让你屈服于死亡的可能性。”
在Eno的音乐中,死亡不仅仅是结局,而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代表着生活的每一刻都值得被珍惜。他的音乐不仅是一种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试图帮助人们面对生命中的无常与脆弱。
Eno在创作这张专辑的灵感来自于他的一场汽车事故。那次事故让他住进医院,好友Judy Nylon在探望时留下了一张音乐专辑。当这些音乐与窗外的雨声交融在一起时,他无法调整音量,便任由音乐在他的意识中游弋,这使得他开始思考如何创造出一种更加包容的音乐。这次经历成为其后《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的根基。
“这张专辑是为了打破常规的背景音乐,以制造一个思考的空间。”
在设计这张专辑时,Eno希望能够给予听者一种宁静感,同时这音乐又不会过于强烈,以至于干扰他们的思绪。他对比传统音乐的重刺激性,强调“环境音乐必须能够容纳多个聆听层次,而不是强制执行某一种”。
《Music for Airports》由四首乐曲组成,Eno采用了带有不同长度的磁带循环技术来创作这些作品,其氛围则是淡淡的,心意却异常明了。在这张专辑中,Eno主导着声音的创作,他将这种音乐形容为“刻意的简朴与非情感化”,这也反映了他对死亡的思考:不想让音乐过于明亮与快乐,而希望它能与人在机场面对的各种感受共鸣。
“这张专辑的音乐既忽略又引人入胜。”
将音乐与死亡的联系,Eno认为,音乐可以让人们更加直面自己的不安与脆弱。谁都能在机场等候时,感受到那种人生稍纵即逝的感受。他的音乐正是对这份感受的深刻回应。
这张专辑最初并未受到广泛的赞誉,许多评论者批评它过于平淡乏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被逐渐认可为环境音乐的开创性作品,如今更被《Pitchfork》选为史上最佳的环境专辑之一。许多后来的音乐家都受到这张专辑的启发,开始探索音乐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联。
“听这张专辑,就像是让心灵在宁静与不安之间自由穿梭。”
专辑的音乐不仅在艺术界引起反响,还在各种公共空间,甚至是医院中被广泛使用,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面对自身的痛苦与不安。而这种用音乐迎接困难的方式,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意义。
Brian Eno的《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不仅是一张音乐专辑,更是一种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工具,它在将音乐与哲学结合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生脆弱性的深刻理解。面对人类所固有的恐惧与不安,这种音乐是否能成为我们情感的庇护所,让我们更好地接受生命中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