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机场大厅,喧嚣的人潮和不断变化的飞行信息告示牌往往让人感到焦虑。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种音乐却能提供一种意想不到的平静感。这正是英国音乐家Brian Eno的专辑《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的魅力所在。这张于1978年发布的专辑,被认为是环境音乐的开创之作,旨在为听众创造一种舒适的氛围,让他们能在焦躁的环境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Ambient Music retains these qualities... it is intended to induce calm and a space to think.”
Brian Eno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在德国科隆波恩机场的漫长等待。他注意到机场的噪音环境对于旅客的情绪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他震惊于这种毫无灵感的氛围。这使他产生了创作一张能够“设计”出机场氛围的音乐专辑的想法。 Eno认为传统的背景音乐往往会削弱音乐的情感,而他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能够平静、并给予思考空间的听觉体验。
这张专辑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它的结构和录音手法。整张专辑由四个曲目组成,这些曲目是以不同长度的录音带循环叠加而成,形成一种轻柔而流动的声音桌面。这样的设计让它适合于持续播放,打造一种如同声音装置般的美妙氛围。 Eno曾说过,这张专辑是「故意朴实与无情感的」创作,旨在让听众能够在其中自我调整心情。
“Music for Airports was conceived as deliberately austere and unemotional.”
整体音乐的风格也表现出一种压抑而无节奏的感觉,没有传统的旋律或和声发展,而是以非规则的重复和音色变化为主。在“1/1”这首曲中,钢琴的回旋不再是明亮的,而是展现出一种冷峻的氛围,恰如人们在机场感受到的情绪波动。这样的音乐体验不仅能带来平静,也引导人们思考生死等更深层的课题,这正是Eno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尽管早期的评论对这张专辑多持批评态度,觉得它过于单调无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逐渐被认可为环境音乐的经典之作,甚至在2016年被Pitchfork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佳的环境专辑”。它不仅塑造了环境音乐的美学,还影响了无数随后的音乐家,让人重新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角色。
“These evolving soundscapes don't require constant involvement on the part of the listener.”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音乐形式不仅限于机场,它也被应用于医院、更广泛的公共空间,旨在缓解场所的紧张气氛。 Eno的音乐被许多人认为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考效率和情绪调适能力,尤其是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的情况下。这不禁让人思考,音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除了被用于身心疗愈外,这张专辑还促使了对音乐环境的更深刻思考。 Eno的创作不再仅仅是音乐的噪音,而是成了一种情境的构建,让听众能在不同心境下进行反思与沉淀。未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又将如何受益于这种音乐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