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剥离(AD)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当主动脉的内层受损,血液便会在主动脉的不同层之间流动,迫使这些层之间的界限分开。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突然的剧烈胸痛或背痛,这种痛感常被形容为“撕裂”般的感觉。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呕吐、出汗和头晕等症状。其他器官可能因为血流不足而受到损害,例如中风、下肢缺血或肠缺血。若不及时处理,主动脉剥离可能导致芬薄的主动脉破裂并危及生命。
主动脉剥离相对较为罕见,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3例,但其结果却可能致命。
大约96%的主动脉剥离患者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并且疼痛的性质有可能受到剥离位置的影响。胸部或背部的疼痛常会移动,随着剥离向下延伸而改变。前胸痛通常与升主动脉的剥离有关,而背部中间的痛感则与降主动脉剥离关联密切。若疼痛伴随胸膜性,则可能暗示着心包炎的急性发展,这一情况尤其危险。
心包腔的积血是主动脉剥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由于主动脉剥离的症状多样化,常常难以确诊。低血压、神经问题及脉搏不均等症状的患者,较需要高度的警觉性。诊断往往需要透过影像鉴别,如CT扫描、磁共振成像或超声波等进行确认。不过,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根据病人的稳定性、该测试的可获得性等因素。
高血压及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氏症和艾氏丹洛斯症)常常与主动脉剥离的发生有关。其他包括二尖瓣先天畸形、过去心脏手术的病史、重大创伤及吸烟等,也是增加风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使用可卡因或安非他命等刺激性药物的历史,在主动脉剥离上也是一个可修改的风险因素。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来说,积极控制血压及戒烟是预防主动脉剥离的主要措施。管理主动脉剥离的策略会依据涉及的主动脉部位而有所不同,若涉及到主动脉的第一部分,往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反之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管理。
1750年后,主动脉剥离在医学界首次得到关注,第一个案例是英国乔治二世国王去世后发现的。外科手术在1950年代由医生麦可·德贝基引入医学界,成为对付这一危及生命情况的有效解决方法。
主动脉剥离的潜在致命性使得早期识别及干预成为决定性的关键。
主动脉剥离是一种需要高度警觉的严重健康威胁,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和高风险死亡率。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无可否认,了解该病的症状及风险因素,有助于在危机时刻作出正确的应对。但在面对如此复杂的身体问题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如何面对和应对主动脉健康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