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開始進入家庭,非侵入性通氣(NIV)正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呼吸支持技術。傳統上,許多呼吸問題患者在醫院中接受治療,但如今,患有慢性呼吸疾病的人們能夠在家中使用這種技術,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非侵入性通氣是一種通過口罩、鼻罩或頭盔提供呼吸支持的方式,旨在在不需插管的情況下幫助患者。
非侵入性通氣利用正壓將空氣(通常會添加氧氣)透過密合的面罩傳送給患者。這項技術,廣泛應用於各種急性呼吸衰竭的情況,特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已被證實能顯著降低侵入性通氣的需求及其潛在的併發症。此外,它在某些慢性病患者中也能作為長期療法,幫助他們在家中獲得所需的呼吸支持。
非侵入性通氣在急性呼吸衰竭的狀況下應用最為廣泛,尤其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加重時。此外,也適用於急性心衰竭和其他一些急性的情況。這項技術不僅限於醫院內使用,還能在家中持續使用來改善病人的症狀。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非侵入性通氣成為一個重要的治療選擇,尤其是在侵入性通氣設備短缺的情況下。
適當使用非侵入性通氣可減少侵入性通氣的需求及其併發症。
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而言,急性加重時常是使用非侵入性通氣的主要原因。當患者的肺部在藥物治療後仍無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呼吸性酸中毒)時,便可考慮啟動這項治療。在這些情況中,重要的診斷依據包括動脈血氣檢測,若檢測顯示血液酸度下降(pH<7.35),則有必要開始使用非侵入性通氣。此外,還可將其應用於支氣管擴張症、肥胖通氣不足綜合症和胸壁畸形等疾病。
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患,家庭中使用非侵入性通氣的療效值得注意。根據2021年的一項研究,持續使用非侵入性通氣能改善患者的日間高二氧化碳血症,並在穩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顯著提高生存率和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此外,對於一些神經肌肉疾病患者而言,這項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援。
持續的非侵入性通氣能夠顯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
自1940年代以來,非侵入性通氣技術已陸續應用於各種醫療用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技術在應對慢性呼吸問題上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急性非侵入性通氣已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類急性呼吸衰竭。儘管如此,根據英國的一份報告顯示,仍存在許多挑戰,尤其是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方面。
總結來看,非侵入性通氣的技術不僅幫助了許多患者緩解呼吸困難,還提高了他們在家中生活的品質。然而,面對這一技術的長期應用,還有許多問題亟需解決,包括資源配置、患者的依從性以及醫療人員的培訓等等。每個家庭都應該考慮,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人可以在家中獲得必要的呼吸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