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影響,醫療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況下,非侵入性通氣(NIV)逐漸被認識為一種有效的呼吸支持選擇。這種技術透過面罩或鼻罩等設備,向患者提供正壓通氣,避免了傳統插管的侵入性和相關風險。非侵入性通氣不僅在急性情況下發揮效果,更在長期呼吸支持及慢性疾病患者中展現其價值。
非侵入性通氣是透過一個緊密配合患者面部的面罩來提供通氣。與持續正壓通氣(CPAP)不同,NIV在呼吸周期中依據吸氣或呼氣的需要自動調整氣壓。這使得患者在面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其他急性呼吸衰竭的情況下,能夠更順暢地進行呼吸,減少後續需要進行的侵入性通氣。
非侵入性通氣的應用範圍包括COPD的急性惡化、急性心臟衰竭及其他危急情況,許多研究已證實NIV的適當使用能有效降低侵入性通氣的需求及其併發症。
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況中,NIV最常用於COPD的急性惡化病例。決定是否開始使用NIV通常取決於患者對於藥物(如支氣管擴張劑)的反應及動脈血氣檢測的結果。如果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仍然無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可能需要啟動NIV進行呼吸支持。
許多COPD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會持續升高,但只有當二氧化碳急劇增加,並影響到血液的酸鹼平衡時,NIV才會被啟動。
除了COPD,NIV也可以用於其他呼吸問題,例如支氣管擴張症和肥胖通氣不足症候群(OHS)。對於這些患者,診斷及陽性氣壓治療的啟動標準與COPD相似。即使在酸鹼平衡未受影響的情況下,只要二氧化碳水平升高,NIV也可考慮啟動。
隨著COVID-19疫情的蔓延,非侵入性通氣被提出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選擇。由於傳統的侵入性通氣設備短缺,NIV成為了許多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支持措施。雖然使用NIV能降低插管的風險,但面具的密封不良可能會產生氣溶膠,對醫護人員造成風險,因此,使用NIV的時候必須配備完整的防護裝備。
非侵入性通氣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對於重度COPD患者。研究顯示,長期使用NIV有助於改善日間的二氧化碳滯留,並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對於擁有胸廓畸形或神經肌肉疾病的人來說,NIV同樣提供了持久的幫助。
非侵入性通氣的應用已從1940年代開始,1990年代在重症監護病房的普及使得這一技術逐步成熟,圍繞其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應用,醫療界獲得了大量的經驗。
儘管非侵入性通氣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其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挑戰,包括技術的可及性、患者接受度和操作的培訓需求。在COVID-19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實施和推廣NIV將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非侵入性通氣的應用範圍會不斷擴展,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技術創新出現,進一步提升NIV的效果與安全性。那麼,在面對複雜的呼吸疾病時,我們是否準備好全面認識與應用非侵入性通氣這一關鍵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