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者的溝通難題一直是教育和醫療領域的重要話題。最近的幾個研究結果顯示,「促進溝通」(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 FC) 的有效性受到廣泛質疑,此技術主張能讓無法言語的人進行交流,但實際上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一說法。許多專家指出,FC的消息來源實際上來自於協助者,而不是自閉症患者本人。
許多研究表明,即使在簡單問題的回答上,FC也無法提供正確的反應,特別是當協助者無法得知問題的答案時。
FC是一種宣稱能幫助有嚴重溝通障礙的人通過字母板、鍵盤或其他設備進行獨立溝通的技術。這種方法由一名協助者支持或引導患者的手臂或手,試圖幫助他們在無法獨立操作的情況下輸入信息。然而,對於這種方法的批評已經存在多時,科學界針對其有效性的共識是它並不具備有效性。
研究表明,FC的成功往往歸因於協助者的影響,這一影響通常是非意識的。
自1960年代以來類似FC的技術相繼出現,數項早期研究雖然報告了其成功案例,但長期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來支持這些效果。到了1994年,美國心理學會(APA)已開始對FC提出警告,指出缺乏科學依據,也明言使用FC所獲得的訊息不應用來確認或否定虐待指控。
科學界對FC的普遍看法是,這是一種尚未經過驗證的伪科學。夥伴與協助者間的互動往往會導致意識層面的干擾,無形中影響患者的表現。儘管有些支持者宣稱這項技術能夠有效溝通,但根據多項研究,許多自閉症患者的溝通困難實際上是由於智力障礙,而非單純的動作控制問題。
根據一項研究,在FC過程中,當患者的注意力有所分散時,協助者卻可能無意識地影響了溝通內容。
儘管FC受到廣泛的批評,但仍有一些組織選擇支持這一技術。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障礙時,急切希望找到可以幫助他們溝通的方法,因此對FC產生了心理上的依賴。然而,大部分來自醫學和學術領域的組織則呼籲對FC持保留態度,強調必須以科學證據為基礎來決定溝通的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FC的支持者仍在不斷推崇此方法,卻常忽視了背後所隱藏的真相。
面對自閉症患者溝通困難的議題,我們是否應該尋求真正科學的方法,而非陷入無根據的技術迷思之中?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更有效且支持科學證據的方法,何以不做進一步的探討及推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