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EoE)是一種涉及嗜酸性白血球的過敏性炎症性病症。研究表明,健康人的食道通常是沒有嗜酸性白血球的,然而在EoE的病例中,這些白血球會大量位移到食道。進食某些過敏食物時,嗜酸性白血球會引發組織損傷和炎症,導致吞嚥困難、食物堵塞、嘔吐以及心灼熱等症狀。
「EoE在兒童中首次被描述,但成人同樣會受到影響。」
雖然EoE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了解,但食物過敏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治療措施通常包括去除已知或可疑的過敏源,以及使用藥物來抑制免疫反應。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透過內視鏡擴張食道。儘管對EoE的認知迅速增長,但由於症狀和組織學變化並不具專一性,因此診斷仍然具挑戰性。
EoE的主要症狀包括吞嚥困難、食物阻塞、腹痛、嘔吐和食慾減退。儘管EoE通常在兒童時期首次出現,但它可以影響所有年齡層,且不同年齡的表現症狀各異。年輕兒童可能會表現出餵養困難和體重增加不良。
「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主要症狀包括吞嚥困難和食物阻塞。」
成年患者的主要症狀也是吞嚥困難,然而,難治性心灼熱和選擇性迴避食物也是常見問題。由於長期炎症及其可能引致的瘢痕形成,EoE在成年人中的表現可能更為嚴重,伴隨著食道食物阻塞及其他食道異常的發生。
EoE的病理機制仍不完全明瞭,但它可能涉及抗原的接觸,這導致了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抗原的暴露被認為促使食道上皮細胞釋放炎症性細胞因子,如IL-33及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這些因子吸引並活化Th2輔助T細胞。隨後的升高活性T細胞再釋放促炎性細胞因子,進一步導致食道炎症及嗜酸性白血球的遷移。
「EoE被視為一種針對進食食物的過敏反應。」
食道組織的嗜酸性白血球浸潤是這一病症的特徵之一,這些白血球釋放的各種化學信號會引發周圍食道組織的炎症。
診斷EoE通常會依賴症狀的組合及診斷測試的結果。醫生會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病、食道癌和克隆氏病等。內視鏡檢查能夠顯示食道內的環形或溝槽,食道活檢則需確認至少每高倍視野15個嗜酸性白血球的存在。
「內視鏡活檢仍然是確診EoE的金標準。」
此外,過敏評估同樣重要,通常會測試患者的過敏敏感性,以找出可能的過敏來源。
EoE的治療目的在於通過減少食道內的嗜酸性白血球來控制症狀。治療手段包括飲食管理、藥物治療及內視鏡治療。飲食管理常常通過排除已知的過敏源來達成,對於不了解的過敏源,可以實施六種食物的排除飲食。藥物方面,質子泵抑制劑(如esomeprazole)是首選。
「基於臨床及組織學改善,口服類固醇對患者有明顯療效。」
此外,在2022年,FDA批准了dupilumab作為EoE的治療方案,這是首個針對EoE的批准藥物。內視鏡擴張則可以用來處理食物阻塞的情況。
EoE的長期預後尚不明確,但有些患者可能經歷一種「波動」的過程,伴隨著症狀的發作與緩解。未經治療的長期EoE可能進展為食道結構改變,造成食道狹窄等問題。風險因素包括自身免疫疾病、過敏史以及環境因素等。
「嗜酸性食道炎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其發生率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EoE的流行病學則顯示,這種病症多見於高加索男性,並且有著基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希望能夠揭示EoE發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