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傳播疾病透過血液和其他體液的污染而傳播,這些疾病可能對醫療工作者造成致命的威脅。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職業安全健康署(OSHA)的報告,HIV、肝炎B(HBV)及肝炎C(HCV)是醫療工作者最需關注的三種血液傳播病原體。這些病原體不僅存在於血液中,同時也能透過醫療過程中的針刺傷而進入人體。
所有血液(及任何體液)都被標準醫療實踐視為潛在感染源。
醫療環境中的針刺傷法已經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根據資料顯示,醫療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面臨著重大風險。這種危險的來源主要來自於針頭的使用及處理不當,例如使用未經安全設計的針頭或沒有妥善處理針頭的習慣。
在臨床及實驗室環境中,血液所帶來的威脅主要來自於針刺傷。這尤其對護理人員、外科醫生、實驗室助理、醫生及抽血技術人員等進行血液檢查的醫療工作者來說,風險最高。如何有效地降低針刺傷的發生,成為許多醫療機構所面臨的問題。
根據 OSHA 的規定,醫療機構必須遵守五項規則來減少員工暴露於血液傳播病原體的風險。
OSHA推薦的五項規則包括:
根據數據統計,有26種不同病毒曾在醫療工作者中因職業暴露而出現,肝炎B(HBV)、肝炎C(HCV)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為最常見的血液傳播疾病。
為了防止血液輸血過程中傳播疾病,獲得輸血的血液樣本需經過多項疾病篩檢。一種使用核黃素及紫外光的技術能有效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此外,合成的伽瑪-氨基丁酸(amotosalen HCl)結合UVA光,能降低細菌、病毒及原蟲這些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風險。
針具交換計劃(NEP)旨在減少靜脈注射毒品使用者之間血液傳播疾病的擴散。這些計劃通常還提供成癮輔導服務、傳染病檢測及部分心理健康照護。研究顯示,NEP能有效降低HIV的傳播行為,例如減少共用已用針具的情況,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為了防止血液傳播病原體及其他疾病擴散,醫療工作者應遵循標準預防措施,包括維持個人衛生及使用個人保護裝備(PPE),例如在提供護理服務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如何妥善處理已使用的手套並即時更換,是降低血液接觸風險的重要步驟。
提高對於使用帶有安全設計的針具的意識,有助於預防針刺傷和血液傳播病原體的暴露。
此外,醫療工作者應接種肝炎B疫苗,以進一步減少暴露於傳染病的風險。實施控制層級的措施,包括消除、替代與工程控制等,有助於保護醫療工作者。在數據的顯示中,使用安全針具可有效減少血液傳播疾病的傳遞。
醫療環境中的針刺傷危機需要所有醫療工作者的重視和解決,以應對這一隱蔽卻危險的挑戰。每一位在醫療前線的工作者,都需思考: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中,我們能否真的保護自己以及我們的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