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傳染病是指可通過血液或其他體液的污染而傳播的疾病。其中,血液中可能含有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寄生蟲及病毒等。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報告,對於醫療工作者而言,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最主要的三種血源性病原體。
“所有血液以及任何體液都被視為潛在的感染性。”
血源性疾病可通過多種途徑感染,例如高風險的性行為或靜脈藥物使用。在體育醫學中,這些疾病的風險同樣存在。由於很難確定任何給定血液樣本中含有何種病原體,因此現行的醫療標準做法為所有血液和體液採取潛在感染的防範措施。這就提出了“血液和體液預防措施”的概念,旨在最小化疾病傳播的風險。
在臨床或實驗室環境中,血液對健康的威脅最高,主要來自於針刺傷。醫療工作者如護士、外科醫生和實驗室技術人員面臨著直接接觸血液的風險。此外,血液濺到粘膜也會導致傳播。
“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的五項規則旨在減少醫療工作者對血源性病原體的暴露風險。”
這五項規則包括書面的暴露控制計劃、工程控制(如針刺容器、可拆卸及可收回的針頭)、安全工作實踐和安全裝置、向員工提供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教育和暴露後跟進。這些措施對降低醫療工作者的血源性疾病傳播風險至關重要。
根據馬薩諸塞州針刺傷監測系統的報告,無安全裝置的針具在2010年報告中佔有53%的針刺傷事故。安全針具的新設計結合了工程控制,如針頭的保護罩,以及精心設計的垃圾桶,大幅度降低了這一數字。
“使用安全針具可有效預防高達83%的空心針刺傷事故。”
血液輸血的過程中,所用的血液必須經過大量篩檢,以確保不含任何血源性病原體。此外,使用核黃素和紫外光的組合技術對輸血血液進行處理,可以降低病原體的複製,從而進一步減少疾病傳播的風險。
針交換計劃(NEPs)旨在降低靜脈藥物使用者之間的血源性疾病傳播,這些計劃不僅提供乾淨的針頭並回收使用過的針頭,還提供上癮諮詢、傳染病測試及其他支援服務。研究表明,針交換計劃能顯著降低HIV的傳播風險。
“標準預防措施,包括個人衛生及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是避免血源性病原體傳播的重要手段。”
要有效預防血源性病原體的傳播,醫療工作者需要遵循標準預防措施,確保在有接觸血液或其他體液風險的時候,始終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個人防護設備(PPE),並採取工程控制和工作實踐控制等措施。此舉不僅有助於保護醫療工作者,還有助於保護病人,避免醫源性疾病的傳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是否能夠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設備來進一步降低血液傳染的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