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醫療體系中,血液傳播疾病成為了重要議題。這些疾病能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的污染來傳播,並且血液中可能隱藏著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寄生蟲及病毒。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資料,HIV、乙型肝炎病毒(HBV)與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醫療工作者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
所有血液和體液都有可能是感染源,因此標準醫療實踐將之視為潛在傳染源。
儘管有些病原體通常不透過血液直接傳播,例如通過昆蟲等其他媒介傳播,但這些病原體在血液中仍然可以被檢測到。這類疾病被歸類為媒介傳播疾病的例子包括大西洋西尼羅病毒、茲卡熱和瘧疾。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血液傳播疾病也可通過高風險的性行為或靜脈注射藥物使用來感染,而這些情況在體育醫學中也有被提及。
在實驗室或臨床環境中,血液對健康的威脅最大,尤其是由於針刺傷(例如,缺乏適當的針頭處理技術或安全針)。不僅是針頭,血液的直接濺灑也會造成傳播風險。這些風險在醫療工作者中最為普遍,包括護士、外科醫生、實驗室助理、醫生、抽血技術員等。這些角色常需使用針頭進行抽血或施打藥物。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了五項必要規則,以降低醫療工作者接觸血液傳播病原體的風險。
這五項規則包括:書面暴露控制計畫、工程控制、安全工作操作程序、為員工提供乙肝疫苗以及教育和暴露後的隨訪。這些控制措施雖然是一般性的,但卻能顯著降低醫療工作者在職業環境中傳播血液傳播疾病的發生率。
血液輸血在實施前會對血液進行多項血液傳播疾病的篩查。此外,透過結合核黃素與紫外光的技術來處理血液成分,減少病原體複製的風險,進一步降低疾病傳播的機會。在歐洲血液中心,使用合成的松樹精(amotosalen HCl)和UVA光的組合技術以防止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
針具交換計畫(NEPs)旨在減少靜脈注射藥物使用者之間的血液傳播疾病擴散。這些計畫不僅提供清潔的針具,還會提供上癮輔導服務、傳染病檢測及部分精神健康照護。研究證實了針具交換計畫的益處,其中包括降低HIV傳播的行為,例如減少使用舊針具的次數,並將其替換為無菌針具,從而降低風險。
確保遵循標準預防措施,幫助阻止血液傳播病原體和其他疾病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標準預防措施包括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工程控制和工作實踐控制。當有接觸血液或其他體液的風險時,應避免接觸。為了降低風險,醫療工作者應佩戴一次性手套,並在提供護理時適時更換手套。
正確處置手套,並在為新病人提供護理時及時更換手套,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
需要使用安全裝置的針具,以幫助防止針刺傷及接觸血液傳播病原體。而與感染物質頻繁接觸的醫療工作者建議接種乙肝疫苗。有系統性的控管措施可幫助避免環境及職業接觸以及後續疾病的發生,其中包括生物危害的消除和替代。
在這個關乎生命的醫療環境中,隱藏於血液中的病毒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挑戰,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