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被廣泛認知的健康問題,然而對於哪些人需要進行骨密度檢測,許多人仍然存在迷思。骨密度測試能夠有效評估一個人的骨骼健康狀況,進而幫助預防可能的骨折風險。根據醫學專家的說法,「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健康挑戰,特別是在年長者中。」那麼,哪些人應該考慮進行這項檢測呢?
骨密度,即骨礦物質密度,指的是骨組織中含有的礦物質數量。這一概念通常通過成像技術的光學密度來間接測量。骨密度的測量被廣泛應用於臨床醫學中,以作為骨質疏鬆及其骨折風險的間接指標。常見的檢測方法包括雙能X射線吸收測量法(DXA),這種檢測方式無痛、無創,並且輻射劑量極低。通常它主要測量腰椎及髖部的骨密度。
骨密度檢測的主要目對象包括以下幾類人群:
年齡在65歲以上的女性。
年齡在70歲以上的男性。
年齡50歲以上且有以下任何情況的人:
1. 曾因小創傷而骨折。
2. 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3. 體重偏低。
4. 直系親屬有髖部骨折史。
5. 有椎體異常。
6. 正在接受或計劃接受長期的糖皮質激素治療。
7. 罹患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8. 正在監測或評估骨質疏鬆症藥物療效的人。
9. 鮮有前列腺癌病史的患者計劃接受男性賀爾蒙抑制療法者。
10. 有飲食失調史的人。
此外,吸煙、飲酒習慣、長期使用成見質類藥物及維他命D缺乏等情況也都可能增加骨密度低的風險。
骨密度檢測的結果通常以三種形式報告:
1. 測量的面積密度(以g/cm²表示)。
2. Z-score:表示與患者年齡、性別和族裔的平均值差距的標準差數。
3. T-score:表示與健康30歲成年人的平均骨密度差距的標準差數。
T-score主要用于篩查骨質疏鬆,其標準為:
- 正常:T-score 大於或等於 -1.0
- 骨質減少(骨質疏鬆前期):T-score 在 -1.0 到 -2.5 之間
- 骨質疏鬆:T-score 小於 -2.5。
預防骨密度下降,建議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對於成人來說,每日鈣質攝取建議為1000毫克,婦女在50歲以及男性在70歲以上建議增加至1200毫克。維生素D的攝取量,成人每天建議為600 IU,71歲以上則建議800 IU。此外,進行體重承受及阻力運動也是增強骨骼的有效方式,例如走路、慢跑及舉重等。
骨礦物質密度因個體差異而有很大變化,遺傳因素在這一變化中佔據了重要角色。所謂的「遺傳性」意味著骨密度的60%至80%的變化是可以遺傳的。研究顯示,家族中有骨折歷史的人,骨質疏鬆的風險也會明顯增加。
未來的健康管理中,骨密度檢測的重要性將會愈加凸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骨骼健康。一旦有風險因素,及早進行檢測將能夠有效預防相關健康問題。您是否已經對自己的骨骼健康進行過檢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