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或骨礦物質密度,代表骨組織中礦物質的含量。根據影像學來測量,臨床上骨密度的測量是用光學密度在每平方厘米的骨表面來間接評估的。骨密度測量在臨床醫學中被用作評估骨質疏鬆症和骨折風險的指標。這項測量程序稱為密度測定,通常在醫院或診所的放射科或核醫學科進行。這個過程無痛且非侵入性,並且涉及低輻射曝光。測量通常集中在腰椎和髖部,若這些部位無法接觸,也可掃描前臂。研究顯示,骨密度低與骨折的概率提高有著統計上的關聯,而腿部和骨盆因跌倒而導致的骨折,對於老年女性來說,成為了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這不僅導致高額的醫療費用,還影響到獨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骨密度測量不僅僅是檢查骨質,還能及早識別需要改善骨骼強度的人。
每年有數百萬的患者接受骨密度檢測,這些檢測可以幫助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或骨量減少(骨質減少症)。然而,通常對於這些指標的反應是與醫生進行諮詢。對於沒有骨骼弱化風險的個體,並不建議進行骨密度測試,因為這會導致不必要的治療而非發現潛在的弱點。
進行骨密度測試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超過65歲的女性、70歲以上的男性、50歲以上曾因輕微外傷骨折的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重過輕者、家有髖部骨折病史的父母、椎體異常的個體、計劃接受長期皮質類固醇療法的人、以及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等等。吸煙、酗酒、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維生素D缺乏等也是需考慮的因素。
骨密度測試的結果通常報告為三種形式:測量的面密度(g/cm²)、Z分數和T分數。T分數是用來評估骨質疏鬆症的相關指標,表示患者的骨密度與健康的30歲成人相比的差異。Z分數則是將患者的骨密度與其年齡、性別和族群相比。通常,負分數指示骨密度低,而正分數則指示骨密度較高。
雖然市場上有多種骨密度測試,但雙能X光吸收測量(DXA或DEXA)被認為是最常用的測試方法。DXA 測試通過測量特定的骨骼(通常是脊椎、髖部和手腕)來進行,這些骨頭的密度與根據年齡、性別和體型的平均指數進行比較。結果能幫助評估骨折風險和骨質疏鬆的階段。
隨著技術的進步,定量超聲檢測(QUS)被認為是比DXA更具成本效益的骨密度測量方法。
為了預防低骨密度,建議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對於19至70歲的成人,鈣的日攝取量應為1000毫克,50歲以上女性和70歲以上男性則應增至1200毫克;維生素D的日攝取量應為600國際單位,71歲以上者則應為800國際單位。此外,進行負重運動和抗阻運動對於增強骨骼也非常有效。許多研究顯示,適量的運動包括步行、慢跑、舞蹈和健行等,都是相當有效的運動形式。
骨礦物質密度在個體之間有著顯著的變異性。雖然環境因素對骨密度有影響,但遺傳因素在其中扮演了更大的角色。根據研究,骨礦物質密度的變異性中有60%至80%是由遺傳決定。此外,家族中有骨折病史也被視為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子。
因為遺傳因素的影響,骨密度的變化機制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理解。
隨著研究的深入,對於某些罕見遺傳疾病與骨礦物質密度變化的關聯也有了更多的認識。無論是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還是基因,都是影響我們骨骼健康的因素。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您是否考慮過自己的骨骼健康和風險因素的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