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環狀的五聚體蛋白,存在於血漿中,其濃度會在炎症反應中上升。作為肝臟來源的急性期蛋白,CRP的合成受到巨噬細胞和T細胞釋放的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生理上,CRP的角色是與死去或正在死亡的細胞(以及某些類型的細菌)表面表達的溶血磷脂膽鹼結合,以啟動補體系統。作為五聚體蛋白的一員,CRP的結構特徵使其能夠在炎症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CRP的增加通常被視為身體對各種急性和慢性炎症狀態的警報。
CRP有助於激活補體系統,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這對於清除壞死和凋亡的細胞及細菌至關重要。然而,CRP過度結合于缺血或缺氧的細胞,可能導致這些細胞的過快處置。同時,CRP還與Fc-gamma受體IIa結合,促進免疫復合物的形成。
最新研究表明,血中CRP基線水平升高的患者面臨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多項研究已探討了高CRP水平與心血管事件的關聯,例如一項研究指向CRP水平與脂肪攝入的關係,發現那些攝入較高反式脂肪的女性的CRP水平明顯提高。
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與CRP水平的升高有直接的關聯性,但具體因果關係仍需進一步研究。
CRP的測量方法分為傳統檢測和高敏感性CRP檢測(hs-CRP)。傳統檢測的檢測範圍為10至1,000 mg/L,而hs-CRP能探測到0.5至10 mg/L範圍內的CRP,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健康成年人的CRP濃度一般在0.8至3.0 mg/L間,但隨著年齡的增長,CRP濃度往往會增加。
在急性炎症發生時,CRP的濃度可以在幾小時內上升至500 mg/L以上,通常在48小時達到高峰。隨著炎症或損傷的消退,其濃度會迅速下降,顯示出CRP作為炎症標記物的敏感性。CRP的半衰期約為19小時,這意味著它能夠快速反映身體的炎症狀態。
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建議利用CRP水平、膽固醇和糖尿病等因素綜合考量。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CRP水平的分組如下:低風險(少於1.0 mg/L)、中等風險(1.0至3.0 mg/L)、高風險(高於3.0 mg/L)。然而,CRP不應獨立使用,而應與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結合考量。
在某些健康狀況下,CRP的濃度可以幫助醫生評估疾病的進展或治療的有效性。比如在原發性關節炎中,CRP被用作監測疾病活性的指標,同時其水平的變化也能反映患者反應治療的情況。
一些研究表明,抑制CRP有可能成為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的一種治療方式。這一效果在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中均有顯示,特別是在使用類似他汀(Statins)的藥物時,其效果更為顯著。然而,對於CRP是否只是心血管疾病的旁觀者,或是直接參與者的辯論仍在持續進行。
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炎症標記物,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聯繫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未來研究的深入,我們或許能更清晰地了解CRP在心血管健康中扮演的角色,而這一發現將對疾病的理解及管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