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環形五聚體蛋白,在血漿中發現,其濃度在炎症反應時上升。作為一種急性期蛋白,CRP的合成由肝臟負責,通常在巨噬細胞和T細胞釋放的白介素-6(IL-6)啟動後進行合成。這種蛋白的生理作用包括與壞死或死亡細胞表面表達的磷脂酰膽鹼結合,以啟動補體系統。
CRP的合成不斷受到巨噬細胞、T細胞與脂肪細胞(脂肪組織)的影響,其在急性炎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CRP的首次發現是在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兩位科學家發現。最初,CRP被認為是病原性分泌物,因為在多種疾病中其濃度升高,包括癌症。隨著對CRP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其實是由肝臟合成的本土蛋白。CRP的測定方式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演變,從最初的Quellung反應到現在的動態光散射法,使得檢測更為精確。
CRP的命名來自於其最初被識別為一種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與肺炎球菌胞壁多糖反應的物質。
CRP屬於小五聚素家族,所編碼的多肽含有224個氨基酸,完整的CRP蛋白質由五個單體組成,總質量約為120,000 Da。在血清中,CRP呈現穩定的五聚體結構,形狀如碟。
CRP的主要功能是與細菌細胞表面表達的磷脂酰膽鹼結合,啟動補體系統,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進而清理壞死和凋亡的細胞以及細菌。此外,CRP也會幫助清除缺氧的細胞,但這樣的作用可能會導致這些細胞過早被處理。
CRP通過結合Fc-gamma受體IIa與IgG抗體結合,並啟動經C1q的經典補體途徑,形成免疫複合物。
傳統的CRP測量方法僅能檢測到10至1,000 mg/L的範圍,而高敏感度CRP(hs-CRP)則可檢測至0.5至10 mg/L。當hs-CRP超過3 mg/L時,可能表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低於1 mg/L被視為低風險。
在健康成年人中,CRP的正常濃度範圍為0.8 mg/L至3.0 mg/L,但某些健康成人的CRP值仍可能達到10 mg/L。在急性炎症中,CRP的水平可以瞬間上升至500 mg/L以上,並在傷害或炎症後36至50小時達到高峰。一旦炎症減輕,CRP水平也會迅速下降。
在急性炎症的情況下,CRP的濃度可在6小時內上升至5 mg/L,而在48小時內達到高峰。
CRP主要用作炎症標記。雖然肝功能不全可能影響其產生,但其他因素影響有限。CRP的測量及圖表化對於判斷疾病的進展或治療的效果有重要意義。免疫測定法、放射免疫擴散法等方法也被用於研究用途。
近期研究顯示,CRP水平的升高與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某些研究指出,高CRP水平可能會成為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因素。
CRP在腫瘤發展中的角色尚不清晰,與某些癌症存在關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中,CRP也被顯示會升高,其水平與病症的嚴重程度相關。
隨著對CRP知識的深入,這種隱形標記成為了了解人體炎症反應及其相關疾病的重要工具。那麼,未來我們如何運用CRP的研究提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