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肉芽腫病(CGD)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影響著免疫系統某些細胞形成用於對抗病原體的活性氧化合物的能力。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極低,每年在美國僅有約20個新病例,總體發病率約為每200,000人中有1人受影響,這使得它在罕見疾病中顯得尤為獨特。
慢性肉芽腫病的特點是患者難以抵抗某些感染,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對這些特定病原體的反應能力下降。
一般而言,慢性肉芽腫病的患者會經歷反復發作的感染,這些感染的類型包括肺炎、皮膚與組織膿腫、骨髓炎及血流感染等。少部分患者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此病,通常在5歲之前。早期診斷能夠讓患者在感染發生之前接受抗生素的預防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CGD患者經常受到那些在正常免疫系統中並不會引發疾病的菌種感染,尤其是某些會產生過氧化氫酶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李斯特菌等。這是因為CGD患者的細胞能夠利用由抗原提供的氫過氧化物來對抗這些無催化酶的感染,但對於那些有催化酶的病原體則無能為力。
慢性肉芽腫病大部分是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引起的。此外,也有自體隱性遺傳的情形。這種遺傳模式使得CGD在男性中更為普遍,但女性的發病率亦有所增加。
CGD的核心缺陷是吞噬細胞在殺死它們所吞噬的微生物時的失效,這是由於一系列酶的故障。
當懷疑為CGD時,需要進行中性粒細胞功能測試,並透過基因檢測確認問題的存在。以往的傳統檢測方法中,藍色反應測試是最為人所知的工具,而新的測試方法如二氫羅丹明測試則能夠提供更具體的診斷信息。
目前慢性肉芽腫病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生素預防、培養干擾素、以及幹細胞移植等。在避免感染方面,常用的抗生素有三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這可以有效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對於真菌感染,則常使用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
隨著治療手段的進步,CGD患者的生存率顯著提高。以往被稱為“致命肉芽腫疾病”的病症,未接受治療的患者通常無法超過十歲,而現在則平均生存可達四十年左右。
在美國,CGD的影響率為每200,000人中有1人,全球各地的數據顯示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相對一致,但具體的流行病學資料仍然面臨著短缺。例如,斯웨eden的研究顯示影響率為每220,000人中有1人,而在其他歐洲地區則約為每250,000人。
慢性肉芽腫病的首次報導可追溯至1954年,這一發現已促進了對病因及其治療的深入研究,幫助積累了當前應對這一罕見疾病的知識。
對於慢性肉芽腫病,基因治療的研究顯示出良好的潛力。由於CGD是由單一基因突變所引起,這使得它成為基因治療的理想目標。根據早期實驗,已經有患者通過基因治療取得顯著的改善,這無疑為患者帶來了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慢性肉芽腫病的患者及其家庭如何能獲得更好的資訊和支持,以面對這種罕見疾病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