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肉芽腫病(CGD)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其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使部分免疫細胞難以生成可用來殺死某些病原體的反應性氧化物質。作為一種嚴重的免疫缺陷疾病,CGD的患者經常面臨著重複的感染挑戰。根據美國的資料,CGD的發病率約為20萬分之一,每年新增病例約20例。此疾病首度於1950年被描述,並在1967年確認其背後的細胞機制。
「CGD的核心問題在於免疫細胞對已吞噬的病原體無法有效進行殺滅。」
CGD的症狀通常於兒童期出現,且常見於五歲之前。患者最顯著的徵兆是反覆的感染,這些感染包括:
CGD患者常被一些通常不會在正常免疫系統中引起疾病的病原體感染。這些病原體主要是一些產生催化酶的細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特定的真菌如肺曲霉等。
「雖然CGD患者能抵禦無催化酶的細菌,但對於產生催化酶的細菌則顯得脆弱。」
絕大部分的CGD是因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所致。這意味著,病症在男性中更為普遍。不同類型的CGD可能因多種基因突變的影響而發生,其中包括自體隱性傳承的形式。
CGD患者的免疫細胞無法有效生成反應性氧化物以消滅病原體,這主要是因為其NADPH氧化酶系統出現缺陷。這些免疫細胞在吞噬細菌後的呼吸暴發反應中依賴該酶的正確運作,當這一系統受損時,導致細菌未能被有效殺滅。
診斷CGD主要依賴於中性粒細胞功能測試。當出現CGD的懷疑時,醫生通常會進行中性粒細胞功能檢測,並最終進行基因檢測以確認診斷。
「中性粒細胞功能測試可揭示CGD患者在生成反應性氧化物方面的問題。」
CGD的治療主要分為兩個方向:早期診斷與感染預防。抗生素是常用的預防性藥物,醫生會建議使用磺胺甲噁唑來預防細菌性感染。此外,對於真菌感染,常使用伊曲康唑等藥物。
現代治療已有助於改善CGD患者的生存期,過去許多患者在十歲之前就遭遇死亡,而目前接受適當抗生素預防的患者,其死亡率已降至3%以下。隨著人類對此疾病的認識加深,平均存活年齡已延長至至少40年。
慢性肉芽腫病的研究不僅僅是對一個疾病的探索,它也挑戰著我們如何理解免疫系統的複雜性和人體的反應機制。在面對這種嚴峻的疾病時,我們究竟能夠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每個人都在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