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細胞癌(BCC)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通常出現在皮膚的陽光暴露區域。這種癌症的特徵是無痛的隆起皮膚,表面可能光滑且有微小血管,或者呈現潰瘍狀的隆起。雖然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並且可能破壞周圍組織,但不太可能擴散到遙遠的地方,也不會導致死亡。
基底細胞癌佔全球所有癌症的至少32%。在其他非黑素瘤皮膚癌中,約80%為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的主要成因之一是長期暴露於紫外線(UV)之下。這種紫外線的暴露主要來自自然陽光,也可以來自日光燈和人造日曬床。特別是在兒童時期的紫外線暴露更是有害。研究顯示,這種陽光過度暴露會導致DNA中的胸腺二聚體(thymine dimers)形成,造成細胞的DNA損傷。
過度的陽光暴露不僅會引發DNA的變異,還會抑制局部免疫系統,減少對新腫瘤細胞的監視能力。
此外,基底細胞癌的風險因素還包括淡膚色、輻射治療、長期接觸砷和免疫系統功能不良等。
基底細胞癌的診斷通常依賴於皮膚檢查,並通過組織活檢來確認。當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對於小型癌症,可以通過簡單的切除來治療,而對於較大或更具侵襲性的癌症,則一般推薦采用穆斯手術(Mohs surgery)。大神經內難治的病例中,化學療法或靶向治療可能會被考慮。
大約35%的白人男性和25%的白人女性在其一生中某個時刻會受到基底細胞癌的影響。
由於基底細胞癌與陽光暴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防曬措施至關重要。醫生建議使用至少SPF 30的防曬霜以降低發病風險。然而,根據一項科克倫評估,至今未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防曬霜對於降低基底細胞癌或其他角質形成細胞衍生癌症的預防效果。
對於那些有黃斑病、反復皮膚癌病史或皮膚有廣泛日曬損傷的人,可以使用化學療法如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或伊馬木德(Imiquimod)來減少皮膚癌的風險。
基底細胞癌的預後良好,若能在早期階段採取適當的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復發率。雖然基底細胞癌很少轉移,但是當其再次出現時,會更加困難處理。對於這種癌症,治療方案從手術、放療到免疫療法都有不同的選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隨著對基底細胞癌的研究深入,醫學界希望能夠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幫助那些受到此病困擾的人們。不過,我們也必須思考,對於我們的日常防曬措施,是否真的足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