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跑步還是其他高強度的運動,許多運動者都曾經感到氣喘不過來。這可能與運動引起的喉頭阻塞(EILO)有關。EILO是一種在高強度運動時出現的短暫性、可逆性的喉頭縮窄,導致空氣流入受阻,通常會出現呼吸急促、喘鳴聲,甚至喉嚨和胸部的不適感。
「雖然EILO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症狀,但它經常被誤診為哮喘或運動誘發的支氣管收縮。」
EILO的發生可能與喉頭結構的相對機械性「不足」有關,這些結構應當能夠保持喉頭開放的狀態。當運動強度增加時,喉頭入口的狹窄會導致喉頭壓力下降,進而拉攏喉頭結構,使其更趨緊縮。
有研究提出,喉頭內部流動的空氣速度加快,會在喉頭內部產生負壓,這是一種基於伯努利原理的現象。此外,維持喉頭開放的神經肌肉功能十分複雜,EILO也可能是神經肌肉功能失敗的結果。
EILO通常是由喉頭上部結構的縮窄引起的。在嚴重的情況下,這些結構幾乎會完全關閉喉頭開口。根據目前的研究,北歐地區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中,EILO的流行率約為5-7%。在高水平運動員中,EILO的發生率可能更高,且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似乎更易受到影響。
「在94名經CLE測試診斷的患者中,68%的患者為女性,平均年齡約為15歲。」
EILO的關鍵臨床特徵包括:呼吸困難,喘息或嗤嗤的聲音,這通常在劇烈運動時表現得最為明顯。許多患者會在減少運動強度或停止運動後,症狀開始改善,而標準的哮喘藥物則沒有改善效果。
目前診斷EILO的金標準是運動過程中的持續喉鏡檢查(CLE測試)。這項測試需要將柔性喉鏡通過鼻腔插入,並用頭部裝置固定,允許在運動過程中持續觀察喉頭的變化。此測試常用于室內跑步機、單車運動甚至游泳等運動。
「常見的分級系統將喉頭活動的變化分為四個等級,等級0-1被視為正常,而等級2-3則符合EILO的診斷。」
目前,治療EILO的主要方法是基於治療的策略。專業的呼吸技術,如雙相呼吸技術(EILOBI),被推薦用於減少湍流吸氣流量,從而減少喉頭閉合的風險。已有多項成功案例顯示,在運動過程中對喉頭進行直接可視化以提供生物反饋的療法效果良好。
由於避免不必要的哮喘吸入劑使用也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明確區分EILO與哮喘至關重要。目前對於EILO的直接治療手段依然是激烈的專業領域,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將有助於找到更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了解EILO與常見的呼吸困難之間的差異後,你是否也曾懷疑過自己的喘息是否與運動有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