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輻射綜合症(ARS),又稱輻射病或輻射中毒,通常是由於短時間內接觸高劑量的電離輻射所造成的一系列健康影響。根據暴露劑量的不同,症狀可能在曝光後數小時內開始出現,並且可能持續數月。最初的症狀通常包括噁心、嘔吐和食慾減退,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可能會有所緩解,但隨後可能會發展為更嚴重的問題,最終可能導致康復或死亡。
ARS 的診斷基於暴露歷史和症狀,並且通過多次血液檢查可提供目擊的劑量指標。
急性輻射綜合症的發生一般需要大於0.7 Gy(70 rad)的劑量,這通常來自於外部來源,並在幾分鐘內輸入。輻射的來源可能是核反應堆、粒子加速器、某些癌症治療裝置、核武器或放射性武器。急性輻射綜合症一般被劃分為三種主要類型:骨髓綜合症、胃腸綜合症和神經血管綜合症。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各自對應不同的劑量範圍。
首先,骨髓綜合症通常在0.7到10 Gy的劑量範圍內出現,受到影響的主要細胞是快速分裂的細胞。其次,胃腸綜合症通常在6至30 Gy之間的劑量後出現,其表現為噁心、嘔吐和腹痛。最令人擔心的是神經血管綜合症,這通常在超過30 Gy的劑量下出現,並幾乎總是致命。
ARS的早期症狀包括噁心、頭痛、疲勞和皮膚短暫紅腫。這些症狀可在0.35 Gy(35 rad)以上的輻射劑量下出現。然而,這些症狀在許多疾病中也很常見,難以僅憑這些症狀進行確診。
「接觸燒傷的病理影響隨著輻射劑量增大而加劇,並可能造成細胞不可逆的DNA損傷。」
ARS的出現多因接受到超過一定劑量的電離輻射。輻射包括α、β、γ射線等,其中伽瑪射線和中子輻射可以穿透人體,導致全身照射。因此,在接觸外部輻射時,常出現急性輻射症狀。
ARS的發生不僅可能源於意外事故,如核醫療和輻射治療機器故障,也可能因故意行為而引起。歷史上曾發生過數起嚴重事件,如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襲擊,造成大量的ARS病例。
急性輻射綜合症的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包括輸血、使用抗生素以及造血刺激因子或幹細胞移植等。保持皮膚和胃中的放射性物質清潔非常重要,因此需特別注意去除污染。
急性輻射綜合症,雖然在當今社會依然相對罕見,但其潛在風險仍然存在,包括輻射事故、核戰爭及其他極端情況。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社會對輻射安全的認識和防護。
你是否做好了應對潛在輻射危機的準備,並了解其可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