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不規則的快節奏,尤其是當它發生在我們不期然的時候,往往會讓人感到十分不安。尤其是對於那些正受到心房結再進入性心動過速 (AVNRT)影響的人而言,這些過速心跳的驟然發作,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AVNRT是一種常見的心臟快速不規則節律,屬於心房上性心動過速(SVT),其起源位於心臟的房室結附近。大約75%的AVNRT患者為女性,這標誌了一種性別的明顯差異。
AVNRT的主要症狀為心悸,伴隨著心臟快速跳動的感覺。
AVNRT的主要症狀在於突然出現的快速心悸,患者可能感受到心臟的顫動感,並可能與頸部的脈動感有關。這種快速的心跳可能會引發焦慮,且有時會被誤判為恐慌發作。當心率過快時,可能會伴隨血壓的短暫下降,導致頭暈甚至昏厥。在某些情況下,有基礎的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快速的心跳還可能導致類似於心絞痛的胸痛。
心悸症狀的突然出現,經常沒有具體誘因,但有些人發現搬運重物或向前彎腰時最容易出現心悸。
AVNRT的主要機制與心臟中存在的雙房室結生理有關,這是一種環路性電路。根據心臟內傳導路徑的不同,AVNRT可以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種形式。典型AVNRT經由緩慢路徑進行前向傳導,而非典型AVNRT則可能同時涉及到多條慢路徑的存在。
對於心悸等症狀,如在醫療機構進行診治,進行心電圖檢查可確認AVNRT的存在。若症狀反覆出現,醫生可能會要求佩戴Holter監測器以記錄心臟活動。進一步的也可能會需要植入持續記錄心臟活動的小型裝置。
常規心電圖技術能夠區分AVNRT與其他快速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
AVNRT的治療旨在終止心動過速的發作,並預防未來的發作。治療方式包括身體的緩解動作、藥物治療,以及如射頻消融等侵入性程序。透過刺激迷走神經的操作如頸動脈竇按摩或Valsalva措施,患者可嘗試暫時終止發作。而藥物如腺苷或鈣通道阻滯劑也被廣泛應用於症狀管理。
雖然許多人可能會選擇不再治療而繼續觀察,但對於想要預防未來發作的患者,長期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是常見的選擇。此外,電生理檢查和導管消融技術也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案,成功率通常超過95%。然而,在進行任何手術前,都必須仔細考慮風險與收益。
AVNRT作為一種相對良性的心律不整,雖然可以導致不適和焦慮,但確實有有效的管理和治療方法。作為讀者,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心悸,對這樣的情況有何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