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臟的奧秘中,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是一種異常的快速心律,屬於心房上性心動過速(SVT)。這種情況最常見於女性,約佔75%的病例,主要症狀為心悸。然而,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心跳的加速?
AVNRT的核心機制在於心臟內部的雙通道生理,這種情況在約一半的人群中存在,並為重入電路提供了基礎。
AVNRT的主要特徵是心臟的快速而規則的心跳,通常心率在140至280次每分鐘之間。這種快速心跳會導致頸部出現顫動感,因為心房和心室幾乎同時收縮,向閉合的三尖瓣施加壓力,進而將使血液逆流至靜脈系統。
AVNRT的主要症狀是突發的快速心跳,伴隨著焦慮感,這可能會誤診為驚恐發作。症狀的發作通常是突然而迅速的,心跳加速可能在一次心跳之內發生,讓人感覺心臟跳漏了一拍。這種情況可能在某些活動後發生,例如提重物或彎腰。
在AVNRT發作時,可能出現低血壓,導致暈眩,甚至昏厥。伴隨基礎冠心病的患者,快速心率可能導致類似心絞痛的胸痛。
AVNRT的基本機制涉及至雙重傳導通路,其中一條為快速通路,另一條為慢速通路。這些通路位於右心房,並在AV節點內部或其旁邊形成電生理環路。治療時,通常針對位於AV節點下方的慢通路進行消融。
在典型的AVNRT中,慢通路作為前導通道,向心室傳遞信號,而快速通路則負責逆向傳遞信號回心房。相對於速度慢的通路,快速通路的激活使心房活動延遲,導致心電圖上可見的P波在QRS波後面出現,這稱為典型的“伪R波”現象。
若患者在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時出現症狀,心電圖(ECG)的檢查會顯示出典型變化,從而確認診斷。對於反復發作的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配戴Holter監測器進行持續監測,或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插入植入式迴圈記錄器以持續記錄健康狀況。
診斷過程中,醫生還會進行一系列血液檢測,以排除可能導致心悸症狀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其他電解質異常。
AVNRT的治療旨在終止心動過速發作,並防止未來的發作。治療方式包括物理操作、藥物療法以及侵入性手術,如消融術。某些物理操作如頸動脈竇按摩或Valsalva動作可以暫時阻塞AV節點,進而終止心動過速。
另外,使用藥物,如腺苷、β受體拮抗劑或某些鈣通道阻滯劑,均可有效減緩或暫時停止心臟的電傳導。對於狀況較差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電擊轉復術。這一過程中,醫生會在麻醉後通過電子信號使心臟恢復正常節律。
雖然AVNRT通常被視為良性狀況,但如果頻繁發作或伴隨其他風險因素,及時的評估和適當的管理至關重要。長期抗心律不齊藥物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症狀,但隨著個體的情況,治療決策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靈活調整。
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是消融治療,其成功率高於95%,但也存在合併症風險,如對AV節點的損傷或需安裝起搏器的需求。
綜上所述,AVNRT背後的生理過程和癥狀表現都是心臟內部電生理交互作用的結果,它使得心臟的節律變得複雜而迷人。在了解這些機制後,你是否也對自己的心臟健康感到更加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