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NOAH(全國性災害風險評估計劃)是菲律賓的主要災害風險減緩和管理計劃。該計劃由菲律賓大學管理,最初由科學與技術部(DOST)在2012年至2017年間主持。此項目是對阿基諾總統(President Aquino)在2011年12月熱帶風暴Sendong所引發的災難後,對更好災害預防及減緩系統的呼籲的直接回應。這一計畫於2012年7月6日在馬里基納市正式啟動,藉由總統與其他政府官員的共同參與彰顯其重要性。
這項計劃結合科學與技術,旨在提供至少六小時的災害預警,以協助相關機構進行災害預防和減緩。
Project NOAH不僅是災害管理的先驅,也是對包括LIDAR技術在內的先進科技的應用,使得災害風險地圖更加精準。此計畫目前涉及來自地方及私人部門的二十一個機構,包括媒體及電信公司。其八個主要組件涵蓋了氣象設備的分配、災害風險評估、地質危害的映射等,力求減少自然災害對民眾的傷害。
「Project NOAH被譽為該國的旗艦災害預防與減緩方案。」
2017年1月,菲律賓政府宣布將於3月1日關閉Project NOAH,理由是缺乏資金。隨後,2月23日,菲律賓大學決定在DOST結束該計劃的管理後,繼續運營該項目。此時,最後一個在DOST運行時期完成的組件是“基於綜合情境的影響與危害評估”(ISAIAH),該組件旨在將已映射的危害轉換為市級風險評估,讓公民亦能參與資訊的共建。
2017年6月20日,菲律賓大學重新啟動了以Project NOAH為旗艦計畫的UP Resilience Institute,標誌著該項目的延續與再造。此外,該計劃針對移動應用程序的開發也在推進中,並於2012年10月17日由當時的DOST秘書長馬里奧·蒙特霍(Mario Montejo)和智力通信公司首次推出。
「這一應用程序於開發階段便採用HTML5,便於用戶即時獲取天氣及災害資訊。」
Project NOAH在國內外獲得了諸多榮譽和獎項,包括在2014年UN世界峰會中獲得的移動內容獎,成為菲律賓獲獎的首例。2016年,亞太國際數據公司也將其評選為最佳公共安全智慧城市計畫,顯示其在社會上的巨大影響力。
「Project NOAH的移動應用程序為公眾提供了天氣狀況和災害資訊等重要資訊,提升了災害應對的效率。」
隨著這些榮譽的加持,NOAH的移動應用程序不僅促進了社會對災害資訊的認知,也改變了民眾對災害管理的參與方式。值得一提的是,NOAH不斷進步,獲得的獎項不斷增加,讓這一計畫能夠在災害風險減緩方面持續發揮其影響力。
然而,即使在如此成功的背景下,Project NOAH在面對資金與政策的挑戰時,仍然無法完全避免最終的關閉。他的故事引發人們思考: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持續為社會的災害防範注入資源與支持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