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NOAH(全國性災害風險評估計畫)成立於2012年,是菲律賓的主要抗災風險減少與管理計畫。這一項目由菲律賓大學主辦,最初是由科技部(DOST)管理,旨在響應當時總統阿基諾的號召,建立一個更好的災害防範和減緩系統。Project NOAH的成立,得益於2011年12月毀滅性熱帶風暴Sendong的經驗教訓,該風暴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和生命損失。
Project NOAH於2012年7月6日正式啟動,結合科學與技術來應對災害風險,致力於提供6小時的災害預警。為了增強災害風險的管理能力,該項目開發了多項先進技術,包括地質危害易損性地圖的增強和重要的水文氣象裝置的分佈。
“Project NOAH是該國的旗艦災害預防和減緩項目,涵蓋了八大主要組件。”
這八個組件包括水文氣象設備的分佈、災害風險評估、洪水資訊網絡以及天氣危險信息項目等。這項目不僅限於中央政府的範疇,還涉及了地方政府、私營部門和各類機構的合作。
Project NOAH的官方移動應用於2012年10月17日發布,標誌著科技向民眾提供災害相關信息的重要一步。這款應用程序的開發由來自SMART Communications的團隊負責,讓用戶能夠即時獲取與氣候和天氣相關的數據。
Project NOAH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多項獎項,顯示出其對災害管理的影響力。例如,ARKO——Project NOAH的一個移動應用,曾獲得2014年聯合國世界峰會獎的移動內容類別獎項,標誌著菲律賓在社交群體賦權方面的重要成就。
“Project NOAH被認為是公共安全領域中的頂尖智慧城市倡議,並在多個獎項中名列前茅。”
在2017年,菲律賓政府決定關閉Project NOAH,但菲律賓大學承擔了運營工作,將其更名為NOAH中心,繼續推進災害管理任務。這表明了該計畫的價值以及對社會的重要性。
Project NOAH不僅是一個災害應對項目,更是一個提升民眾安全意識的平臺。透過該項目,社區能夠更好地準備和應對自然災害,從而保護生命財產。
Project NOAH的成功不僅在於科技的應用,更在於如何將這些科技轉化為實際的災害風險應對措施。這讓我們思考,面對日益加劇的環境變化和自然災害,社會應該如何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地提升抗災能力,讓我們的未來更加安全和可持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