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菲國最強災難應對系統:Project NOAH背後有何秘密?

在面對頻繁的自然災害影響下,菲律賓的災難風險減少及管理系統於近年來經歷了重要的轉變。Project NOAH(全國危險作業評估系統)便是這一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畫結合了科學和技術於災難管理,以加強民眾對自然災害的應對和準備能力。

Project NOAH的建立是對2011年破壞性熱帶風暴Sendong後的呼應,旨在提供更完善的災害預防與緩解系統。

該計畫於2012年7月6日正式啟動,受到時任總統阿基諾的親自推動,並且由馬哈爾·拉格馬(Mahar Lagmay)領導。這一計畫不是僅僅依賴傳統的災難預警機制,而是充分利用先進技術,例如自動雨量計、水位監測站等,並針對重災區域進行科學評估。

計畫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Project NOAH涵蓋八個主要組件,這些組件致力於提升災難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及響應速度。這些組件包括:

  • 水文氣象設備分佈:安裝自動雨量計和水位監測站。
  • 災難風險暴露評估:使用光學雷達技術(LIDAR)開發準確的洪水淹沒和災害地圖。
  • 地質災害映射增強:利用LIDAR技術識別滑坡風險區域。
  • 沿海災害及風暴潮評估:生成波浪運動模型,建議解決方案。
  • 洪水資訊網絡:建立一個提供即時洪水預報的中心。
  • 當地多普勒雷達系統開發:提升當地操作氣象雷達的能力。
  • 滑坡感測器開發:自製早期監測警報系統。
  • 氣象危害資訊項目:透過電視和網頁即時顯示氣象數據。

Project NOAH的標語是:為了更安全的社會,我們的科學和技術不可或缺。

潛在的挑戰與未來的走向

儘管Project NOAH在提升災害應對能力方面展現出色效能,但在2017年,由於資金不足,該計畫一度面臨關閉危機。最終,菲律賓政府與馬尼拉大學達成協議,讓Project NOAH得以繼續運作,這也凸顯出社會對於安全和防災的重視。

尤其是在遭遇多起災難之後,Project NOAH進一步建立了NOAH中心,專注於提升社區災難應對能力的教育與培訓。這一轉變顯示了災難管理從政府主導轉向社區參與的趨勢。

創新技術的應用

Project NOAH的成功也得益於其在技術上的創新,特別是行動應用程式的推出。2012年,Project NOAH官方移動應用程式正式上線,使民眾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氣象和災難資訊。

Project NOAH的行動應用程式不僅提供了即時資訊,還讓用戶可以提交自我觀察報告,增強社區的參與感。

國內外的肯定與獲獎

Project NOAH於國內外獲得了多項獎項肯定,例如2014年獲得聯合國世界峰會頒發的最佳行動內容獎。這些榮譽不僅讓Project NOAH在國際舞台上崭露頭角,也促進了民眾對於其功能和用途的了解。

社會影響與未來展望

Project NOAH的貢獻不僅體現在技術應用上,更重要的是其增強社會意識及準備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透過更精確的數據和資訊,社會大眾能夠在應對災難時做出更有效的決策。

然而,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菲律賓仍然面臨不容忽視的挑戰。Project NOAH如何在未來持續演進並適應新的需求,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這一系統還能如何進一步強化社會的韌性,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Trending Knowledge

從洪水到颱風:Project NOAH如何運用科技拯救千萬生命?
在自然災害頻發的菲律賓,Project NOAH(全國性危險評估計畫)成為該國防災應對的核心力量。作為菲律賓主要的災害風險減少與管理計畫,NOAH不僅讓技術成為減災的武器,更提升了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挽救了無數生命。 Project NOAH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是經歷過颱風“仙督”的傷痛,該颱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為了加強菲律賓在自然災害應對方面的能力,當時的總統阿
從啟動到解散:Project NOAH究竟做了些什麼,改變了什麼?
Project NOAH(全國性災害風險評估計劃)是菲律賓的主要災害風險減緩和管理計劃。該計劃由菲律賓大學管理,最初由科學與技術部(DOST)在2012年至2017年間主持。此項目是對阿基諾總統(President Aquino)在2011年12月熱帶風暴Sendong所引發的災難後,對更好災害預防及減緩系統的呼籲的直接回應。這一計畫於2012年7月6日在馬里基納市正式啟動,藉由
為何Project NOAH成為菲律賓抗災的無敵武器?
Project NOAH(全國性災害風險評估計畫)成立於2012年,是菲律賓的主要抗災風險減少與管理計畫。這一項目由菲律賓大學主辦,最初是由科技部(DOST)管理,旨在響應當時總統阿基諾的號召,建立一個更好的災害防範和減緩系統。Project NOAH的成立,得益於2011年12月毀滅性熱帶風暴Sendong的經驗教訓,該風暴造成了嚴重的災害和生命損失。 歷史與服務 Pr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