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特德的乳房切除術:如何改變乳癌手術的歷史?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乳癌手術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其中,哈斯特德的乳房切除術,作為對抗乳癌的重要里程碑,從19世紀末開始影響了數以萬計的患者。這一手術不僅標誌著對乳癌治療的全新理解,也引發了有關手術方法與患者生活品質之間深刻的討論。

徹底乳房切除術的成就

徹底乳房切除術是治療乳癌的一種手術方式,通過移除整個乳房及其底下的胸部肌肉(包括主要和次要胸肌)以及腋下的淋巴結來進行治療。根據醫學界的看法,乳癌的擴散是局部性的,於是對病灶進行全面切除成為當時的治療方法。

哈斯特德及梅耶是徹底乳房切除術成功實施的先驅,標誌著乳腺癌外科治療的現代化。

在1894年,威廉·哈斯特德首次發表他與50例病患合作的成果,這些病例集中於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隨後,梅耶也在同年公開了他對於進行徹底乳房切除術的研究。隨著這些工作的推廣,徹底乳房切除術逐漸被認識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手術的機理與歷史背景

當時的醫學信念認為,乳癌首先在局部範圍擴散,然後侵入鄰近的組織及淋巴管。哈斯特德堅信癌細胞的擴散是以「離心螺旋」的方式進行,這一觀點在那個時代的醫學社會中逐漸根深蒂固。

哈斯特德的操作達到了3年的復發率僅為3%,而5年的存活率是40%,相對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約為20%顯示了其顯著的治療效果。

然而,隨著手術的普及,術後的生活品質問題開始受到關注。由於手術切口龐大,愈合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慢性疼痛與肢體活動受限,造成患者生活質量的下滑。如此繁重的後遺症讓人們不禁反思,究竟患者在接受如此大規模手術時所支付的代價是否值得?

手術進一步的變遷

隨著時間的推進,醫學界對於乳腺癌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在1943年,哈根森和斯托特針對500名接受徹底乳房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回顧,指出有些患者在術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這一見解帶動了「可手術性」與「不可手術性」概念的提出,幫助進一步界定了患者的手術適應症。

這一系列的研究最終促成了乳癌臨床分期系統的發展,對於乳癌的生物學理解和治療方案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今,隨著手術技巧與輔助療法如放射治療的日益成熟,醫生對於徹底乳房切除術的使用頻率大幅下降。197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進行徹底乳房切除術還是較少侵入性的手術,患者的存活率和復發率並沒有顯著差異。

延伸的徹底乳房切除術

在哈斯特德的理論指導下,醫師們顯然認為擴大手術範圍能夠獲得更高的治癒率,開始施行更為殘酷且侵入性的手術,例如擴展性的徹底乳房切除術。這類手術不僅包括切除乳房和腋下淋巴結,甚至還有移除胸骨和上鎖骨淋巴結的程序。

許多醫生為了企圖治癒較為晚期的疾病而試圖進行更大規模的乳房切除手術,但最終此類手術因為無法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率而漸漸被淘汰。

終究,這些意圖擴展手術範圍的嘗試,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證明並不會帶來預期的療效,這讓我們反思,治療的真正目的是否僅僅是消滅病變組織?還是應該以患者的生活品質為優先考量?

在現代醫療中,如何在治療效果與患者的生活質量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成為每位醫生及患者面對的共同挑戰?

Trending Knowledge

超徹底乳房切除術的背後:這些極端手術真的能提高治癒率嗎?
在殖民時期的醫學中,乳房切除術一直是治療乳癌的主要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及醫學技術的進步,這種手術形式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今日,隨著保留乳房手術和放射治療的結合,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得到了更少侵入性的治療選擇,但回顧歷史,我們仍可以發現,超徹底乳房切除術的創新過程對乳癌治療的認識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超徹底乳房切除術的發展 在20世紀初,William Halsted 和 Wi
乳癌治療的演變:為何哈斯特德的技術曾被認為是最佳選擇?
在歷史的長河中,乳癌的治療方法經歷了巨大的變遷,尤其是外科手術的技術演進。在20世紀初,乳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而激進的乳房切除術(radical mastectomy)便是這個時期治療乳癌的重要技術之一。 激進乳房切除術的由來 激進乳房切除術的背後,最先是由威廉·哈斯特德和他的同事們開創了這項手術的成功,使得現代乳癌手術的時代開始。哈斯特德在1894年首次總結了在約翰
從根本性乳房切除到現代療法:什麼原因讓我們不再使用這種大手術?
根本性乳房切除術是一種用來治療乳腺癌的手術,通過移除整個乳房及其下方的胸肌(包括大圓肌和小圓肌)以及腋下淋巴結來實現。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在20世紀初,這一疾病主要依賴手術進行治療,而根本性乳房切除術的開發正是於此時期。然而,隨著技術與手術技能的進步,最近幾十年來,乳房切除術變得越來越不具侵入性。截至2016年,結合放療和保乳手術被認為是最優的治療方案。 根本性乳房切除術的歷史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