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突然的腿部無力?這可能是CIDP的警訊!慢性炎症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CIDP)是一種獲得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影響周圍神經系統。這種疾病以逐漸加重的肌肉無力和感覺功能障礙為特徵,常常從腿部開始,逐步影響到其他部位。
CIDP有時被稱為慢性復發性多發性神經病或慢性炎症性脫髓鞘多根神經病,因為它涉及神經根。該疾病的症狀與格林-巴利綜合徵相似,後者被認為是此病的急性對應。
CIDP的傳統表現包括對稱性、漸進性的肢體無力和感覺喪失,通常從腿部開始。患者報告在坐起、行走、攀爬樓梯等日常活動中遇到困難,甚至會跌倒。上肢的參與可能導致抓握物品、系鞋帶和使用餐具等問題。
肌肉無力在CIDP患者中是基本的臨床特徵,與其他大多數遠端多發性神經病的情況不同。
CIDP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壞神經保護膜——髓鞘。早期症狀包括肢體的“刺痛感”或麻木、頻繁的腿部抽筋、反射喪失及肌肉顫動等。此病極其罕見,但由於臨床及電生理表現的異質性,經常被忽視和誤診。
某些因素可能會增加CIDP的風險,例如HIV感染。研究顯示,在CIDP患者中,約32%的人在神經症狀發作前6周內曾有感染病史。其他可能的誘因包括非特異性的上呼吸道或腸道感染。
雖然CIDP相對罕見,但它的不同症狀表現使得早期診斷和治療變得非常重要,以預防不可逆的神經損傷。
診斷CIDP通常依賴臨床神經檢查和電生理學檢查。患者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出現非長度依賴的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電生理學檢查顯示神經傳導速度的降低,並可能出現傳導阻滯等現象。
進一步的診斷工具如MRI和神經活檢可能也會被用以確認疾病的存在,以排除其他類似症狀的疾病。
CIDP的第一線治療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其他治療方式包括類固醇和血漿交換。研究顯示,皮下免疫球蛋白治療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靜脈注射相似,副作用較少。對於嚴重的CIDP患者,有時會考慮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這可能在一些病例中導致長期緩解。
如同多發性硬化症,CIDP的影響因患者而異,復發及緩解的模式差異很大。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但許多患者仍會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和生活質量的下降。從根本上,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對症狀管理非常重要。
隨著對CIDP的認識逐步提高,專家們呼籲提高社會對該疾病的認識,以促進早診斷和治療的可及性。
你準備好了解自己的身體,並及早發現可能潛在的健康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