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疱疹病毒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HSE)是由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腦炎,這種病症雖然相對罕見,但卻是致命的潛在威脅。根據估計,每年約有1/500,000的人會受到此病影響,某些研究甚至顯示,每100,000名新生兒中大約有5.9例會發展為HSE。
90%的HSE病例是由口腔型單純疱疹病毒1型(HSV-1)引起的,這也是導致冷疮的病毒。
根據2006年的估算,美國約57%的成年人感染了HSV-1,然而大多數感染者從未出現冷疮的症狀。剩下的病例則是由生殖器型單純疱疹病毒2型(HSV-2)造成的,通常透過性接觸傳播。大約三分之二的HSE病例發生在已經對HSV-1血清陽性的個體中,其中只有10%有反復的口腔疱疹病史,而大約三分之一的病例則是由HSV-1的初次感染引起的,主要發生在18歲以下的年輕人之中。
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一半發生HSE。雖然HSV-1是成人和兒童腦炎的主要原因,但在新生兒及免疫低下的個體中,則主要由HSV-2引起。
大多數HSE患者會出現意識及心理狀態的下降,表現為困惑和人格改變。患者的腦脊髓液中會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加,但是沒有病原菌和真菌的存在。同時,患者通常會發燒,有時還會出現癲癇發作。
隨著病情進展,腦電活動的改變初步在一側顳葉出現,然後在7到10天後擴散至另一側顳葉。
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會顯示顳葉的特徵性變化。在出現首發症狀後,患者可能會失去嗅覺,並且可能伴隨著無法閱讀、寫作、或口語交流的困難。確診需要透過腰椎穿刺進行腦脊髓液的測試,檢測病毒的存在。
單純疱疹病毒腦炎還可能引發抗-NMDA受體腦炎的次級免疫反應,約30%的HSE患者會出現這種反應,這對神經認知修復的影響相當顯著。
單純疱疹病毒腦炎的年發生率約為每百萬人口2至4例,顯示出儘管珍稀,仍然需要廣泛的警覺與研究來理解其影響。
HSE被認為是由於病毒從臉部的一個周邊部位透過唾液腺的神經軸突進入腦部。病毒在三叉神經的神經節中潛伏,至於重新激活的原因及其進入腦的途徑仍然不明,儘管有證據表明免疫系統的變化可能與壓力有關。
對HSE的診斷通常需要進行腦CT掃描(有或沒有對比劑),以排除顯著增加的顱內壓,有阻塞性腦水腫或腫瘤效應的情況。腦MRI則可揭示前額顳區的T2信號強度增加,這顯示出病毒(HSV)引起的腦炎。
單純疱疹病毒腦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高劑量靜脈注射的acyclovir,每公斤10毫克(成人)在1小時內注射,以避免腎損害。不進行治療的HSE患者約有70%的病例會迅速死亡;存活者經常會遭受嚴重的神經損害。即使接受治療,HSE仍然有三分之一的病例會致命,且超過一半的存活者會遭受長期的神經損害。
20%的接受治療的患者能夠恢復輕微的損害,然而未經治療的存活者只有2.5%能恢復完全正常的腦部功能。
許多涉及HSE的失憶症病例在科學文獻中都有記載。及早在症狀開始48小時內進行治療能提高良好恢復的機會,然而在治療後幾周到幾個月內,經歷復發的情況也很少見。早期的證據表明,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異常炎症可能會導致腦中出現肉芽腫性炎症,這可以通過類固醇進行調理。
雖然單純疱疹病毒帶來的腦炎是非傳染性的,但其潛在的危險性不容小覷,因為還有許多其他病毒能引起類似的腦炎症狀,通常相對較輕。這樣的情況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這種病毒能夠在人體內隱藏如此之久,卻又隨時可能引發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