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肩,也被稱為粘連性囊炎,是一種常見的肩部病症,主要特徵為肩部疼痛和活動範圍受限。根據專家介紹,凍肩的症狀通常在幾周到幾個月內逐漸發展,而一旦發作,患者將會經歷從輕微的疼痛到無法進行基本的手臂動作的過程。
「凍肩的痛感通常為鈍痛或隱痛,夜間及進行運動時更為明顯。」
凍肩的確切成因仍不清楚,但通常與肩部的炎症和疤痕組織的形成有關。某些風險因素,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與此病症的發展有直接的關係。此外,肩部受傷或手術後都可能引發此病症。因此,早期識別凍肩成為了患者及醫療專業人員需要重視的課題。
凍肩的主要症狀包括肩部疼痛和限制運動範圍。特別是外旋的能力顯著下降,而在觸摸肩部時通常不會感到強烈的疼痛。專家指出,診斷凍肩的「三個階段」非常重要:
「第一階段為「凍結」或疼痛期,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可能從六周到九個月不等。」
「第二階段是「凍結」或黏連期,此時肩部疼痛改善但僵硬持續,持續時間一般為四到十二個月。」
「第三階段是「回暖」或恢復期,肩部運動逐漸恢復正常。」
診斷的關鍵在於檢查主動和被動活動範圍是否一致,如果活動範圍均受限,則可確定為凍肩。此外,超聲波檢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輔助診斷,但通常不需為診斷目的執行影像學檢查。
雖然凍肩的治療方法多樣,但通常非手術療法是初步的選擇。根據研究顯示,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以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治療的重點是緩解症狀、改善肩部的活動範圍,並促進復原。
「運動和物理療法對改善肩部功能和減少疼痛至關重要。」
手術通常僅在保存性治療無效時考慮,主要為疏通肩關節的粘連結構。這類手術通常以關節鏡進行,因其侵襲性小且恢復期短而受到肯定。但無論是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患者在病後的康復階段都需注重肩部的運動和強化訓練,以維持良好的肩部功能。
凍肩的愈合需要時間,有些患者需花費1到3年才能完全康復。重要的是,早期診斷和適當的處置可以顯著提高恢復的機會。面對這種令人困擾的病症,你是否了解自己肩部的健康狀況,以及如何快速識別凍肩的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