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脫歐後面臨一系列水資源管理上的挑戰,尤其是在水框架指令(WFD)的實施上。自2000年以來,WFD旨在為所有水體(包括沿海水域)提供保護標準。然而,達成「良好狀態」的目標仍然艱難,約47%的水體未能符合該指令的要求。隨著英國的脫歐,這一傳統管理方式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水框架指令的主要目標是確保所有地面水和地下水達到「良好狀態」。這包括對生物質量、物理化學質量和化學質量的評估。指令要求,各成員國必須鼓勵利益相關方的積極參與,以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執行。
「水框架指令的目標是讓所有水體在2015年前達到必須的環境標準。」
WFD把河流盆地地區視為管理的主要單位,這些地區的劃定是根據其自然地理和水文特性,而非行政或政治邊界。這就意味着,跨國河流的治理需要不同國家的合作,這在管理上提供了一種自下而上的方法。
在脫歐之前,英國採用河流盆地的管理模式,並在2017年更新了《水環境(水框架指令)條例》,以符合新的國內政策。這標誌著英國保持其傳統的河流管理方式,並確保每個河流盆地區域繼續制定河流盆地管理計畫。
「英國有著深厚的河流管理傳統,脫歐後的政策將繼續基於這一傳統。」
雖然英國保留了WFD的基本架構,但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英國的水質管理、長期投資及其與歐洲大陸的合作問題都是未來需面對的重要課題。另外,環境質量標準需要根據科學發展進行更新,以更有效地管理水資源。
對於英國而言,保持水框架指令帶來的環保優勢同時又避免過度依賴歐盟章程,將需要政策創新與跨界合作。隨著環境變化的挑戰越來越迫切,能否在新環境中找到有效的水管理模式將成為檢驗英國環境政策成效的關鍵。
在脫歐的背景下,英國的水框架指令將不再受到歐盟的強制約束,但這是否會導致水資源管理的倒退,還是會激發創新,推動更加本土化的管理方案,仍需時間來觀察。英國的未來水管理究竟會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