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細胞增多症是指腦脊液中的淋巴細胞數量異常增加,通常被視為神經系統內感染或炎症的徵兆。它可能與多種信神經疾病有關,如假性偏頭痛、舒薩克綜合症和腦炎等。正常情況下,腦脊液中的白血球數量應低於每微升5個,而在淋巴細胞增多的情況下,數量則可能飆升至每微升超過1,000個。
儘管淋巴細胞在白血球中僅佔約四分之一,然而在腦脊液中卻相對罕見。光明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威脅。
淋巴細胞增多的輕微病例通常在淋巴細胞數量進入10到100個細胞每立方毫米範圍時開始。健康人通常腦脊液中的白血球數量只有0-5個每微升。對於假性偏頭痛患者,研究顯示淋巴細胞濃度範圍在10到760個細胞每立方毫米之間,平均濃度為199±174個細胞每立方毫米。當白血球數量超過500個每立方毫米時,腦脊液在診斷測試中可能顯得混濁,這一變化通常對應著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的炎症免疫反應。
腦脊液中的淋巴細胞增多通常是對神經血管炎症的免疫反應的結果。許多案例指出,病毒感染是導致淋巴細胞增多的根本原因,免疫系統會針對神經和血管抗原產生抗體。這可能與病毒性腦膜炎和Mollaret's病有關。而如萊姆病等某些非病毒感染也被認為是潛在的原因。在某些疾病中,感染會引發自身免疫反應,導致淋巴細胞水準提升。
淋巴細胞增多的存在通常通過腰椎穿刺進行檢測,隨後對腦脊液進行臨床分析。透過測試腦脊液的外觀和壓力,及葡萄糖和蛋白質含量的測量,白血球計數可被用來檢測或診斷多種疾病,包括蜘蛛膜下腔出血、多發性硬化及各類型的腦膜炎。雖然腰椎穿刺可能顯示白血球計數在正常範圍內,但這並不排除潛在疾病的可能性。
在腦炎中,大腦的炎症導致神經功能損壞,患者可能出現發燒、混亂、失憶、人格變化、癱瘓、癲癇和語言功能障礙等症狀。病毒感染可能直接引起腦炎或觸發最終導致自身免疫的連鎖反應,這兩種機制都會導致腦脊液淋巴細胞濃度增加。對於感染單純疱疹病毒的患者來說,超過90%的人會發現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增多症。可以使用靜脈注射阿昔洛韋以防止病毒複製,並在淋巴細胞持續增多時,增加阿昔洛韋的劑量也是可行的。
關於假性偏頭痛和淋巴細胞增多之間的相關性,已進行了多項研究。假性偏頭痛的特徵是中度或重度的雙側搏動性頭痛,伴隨著短暫的神經症狀及淋巴細胞增多。這些偏頭痛發作是反覆發生且自限性的。在這些研究中檢測的對象年齡範圍從15到40歲,且大多數為男性。每次偏頭痛發作後,所有患者均無症狀。
在舒薩克綜合症中,自身免疫反應損害大腦、視網膜和耳蝸的血管,導致神經功能的喪失。這些患者有聽力和視力喪失的情形,且發現他們的腦脊液中淋巴細胞和蛋白質濃度較高。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如類固醇和硫唑嘌呤的治療顯現出顯著效果,患者能在短幾周內逐漸恢復喪失的功能。
返回淋巴細胞數量至正常水平的最佳方法是治療導致它們增加的疾病。在感染根本原因是病毒或細菌的病例中,能有效對抗這些病原體的藥物被發現是有效的。由於疱疹感染經常引起淋巴細胞增多,因此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通常被處方。在淋巴細胞增多是由自身免疫反応導致的情況中,可以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如類固醇進行治療。
淋巴細胞增多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末,隨著腰椎穿刺技術的發展,對腦脊液進行微生物學、生化和免疫檢測成為可能。儘管早期的腰椎穿刺實施於19世紀末,但揭示腦脊液中淋巴細胞增多的測試卻是在更後期才得以實施。如今,腰椎穿刺常被用於診斷或排除某些疾病,如腦膜炎,並確定腦脊液中是否存在感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是否能更深入了解淋巴細胞增多對神經系統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