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ent Corporation,作為美國大學貸款的主要管理者,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這家公司成立於2014年,由原本的Sallie Mae分拆而成,負責管理近3,000億美元的學生貸款,服務超過1,200萬名借款人。儘管Navient長期以來在學生貸款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但其與美國教育部的關係及其未來的運作模式卻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Navient的前身為1972年成立的學生貸款市場協會,旨在支持1965年高等教育法案所建立的學生貸款計劃。其成立的初衷主要包括購買次級市場的學生貸款以及將學生貸款進行證券化。隨著時間的推移,Navient經歷了數次轉型,更在2014年成功分拆成為兩家獨立的公開交易公司:Navient和Sallie Mae銀行。
美國教育部在學生貸款管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09年,教育部選擇Sallie Mae來代表其管理聯邦貸款,而在2010年聯邦家庭教育貸款計劃(FFELP)被淘汰後,所有聯邦貸款直接由教育部發放與管理。此舉標誌著缺乏可以進行學生貸款證券化的政府實體的誕生,這樣的變化使得Navient的業務愈加受到關注。
Navient的運作模式和與美國教育部的關聯並不是輕易能夠斷裂的。作為一家主要的貸款服務者,Navient的行為和政策對借款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儘管Navient在學生貸款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其業務操作卻屢次遭到批評。從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調查到2015年,Navient因涉嫌違反消費者保護法而被調查,並與美國司法部結成糾紛,涉及近78,000名軍事服務成員因貸款利息過高而受到的賠償問題。
在2016年,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曾強烈批評Navient的服務質量,形容其合約獲得為「荒謬的災難」並呼籲對大學貸款管理進行全面改革。
自2011年以來,Navient遭遇的投訴數量達到了數萬起,成為了行業內爭議和訴訟的焦點。2022年,公司須支付18.5億美元的和解金,涉及39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借款人,這些借款人控告該公司誤導其進入不利的還款計劃。
隨著Navient於2021年宣布停止管理聯邦學生貸款,並計劃將其責任轉移至Maximus,未來的路徑仍然不明。有觀察家指出,此舉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市場整合和專業化,特別是在全球金融環境不斷變化的當下。
總而言之,Navient與美國教育部的關係緊密,既使其在大學貸款領域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同時也使其面臨不斷的挑戰與監管壓力。不少借款人對其服務質量提出質疑,這反映出整個學生貸款市場的潛在問題。隨著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未來的學生貸款管理將如何調整適應新環境成為了人們亟需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