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疾病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影響了數百萬人的生活品質及生命。在此問題的深層,內皮功能不良(endothelial dysfunction)正扮演著重要而且常被忽視的角色。這種病理狀態主要源於一氧化氮(NO)生物可用性的下降,其結果是血管無法正常擴張,並且在此過程中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內皮是一層薄薄的細胞膜,除了是血管的屏障外,還負責維持血管張力和調節氧化壓力。
內皮功能不良通常表現為血管收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反應,這些變化往往隨著血液中如C-反應蛋白(CRP)、白蛋白及其他生物標記物水平上升而加劇。這些變化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等血管疾病的發展,並可能成為更嚴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因子。
一旦內皮功能受損,會導致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更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並促進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滲透。氧化LDL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標誌之一,它會促進泡沫細胞的形成,進一步激發血小板活化,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從而引發破裂。許多研究顯示,改善高血壓或降低LDL水平能夠顯著提升內皮功能,特別是使用ACE抑制劑、鈣通道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等。
穩定的層流和高剪切應力能有效保護血管免於發展動脈粥樣硬化,而擾動流則會促進其形成。
一氧化氮在內皮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炎症反應,還能調節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遷移及增生。內皮功能不良的特徵就是血管對於刺激(例如外源性硝酸甘油)的反應不足,無法有效釋放一氧化氮。這導致血管收縮與其他不利影響加劇。
在冠狀血液循環中,通過血管造影及超聲檢查可用於評估內皮的功能。非侵入性方法如流媒介擴張(FMD)是測量內皮功能的一種常用方式,但其結果可能受到多種生理及技術因素的影響。
目前,用於測量內皮功能的FDA批准設備表現出80%的靈敏度和86%的特異性,能夠有效診斷冠狀動脈疾病。
有研究表明,支架植入後會降低內皮功能。雖然西羅莫司釋放支架因其低再狹窄率而受到廣泛應用,但也發現它們往往會損害內皮功能並使病情惡化。
COVID-19的肺部併發症事實上也與內皮功能不良有關,它會引發急性肺損傷,加大醫療的挑戰及病人的醫療負擔。
控制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能夠改善內皮功能,特別是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及降壓藥的病人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戒菸,也顯示出對內皮功能的正面影響,降低了嚴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內皮功能不良雖然是一種潛在的健康隱患,但我們能否通過有效的生活方式和醫療手段來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並延長我們的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