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紅血球數量或大小不足,或其所含血紅蛋白的量不足,這種狀態會限制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氧氣及二氧化碳的交換。根據全球數據分析,年輕兒童、女性及老年人是罹患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補充足夠的鐵質對於預防和治療貧血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缺鐵性貧血這種最常見的營養性貧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5歲以下的兒童及孕婦,血紅蛋白濃度低於110 g/L即視為貧血,而成年男性則低於130 g/L。
營養性貧血可分為與營養有關的和非營養性貧血,其中營養性貧血又可細分為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等。貧血的徵兆與症狀包括皮膚蒼白、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貧血可能會導致休克或死亡。因此,了解缺鐵性貧血的早期跡象,對於及時就醫及治療至關重要。
在各種營養性貧血中,缺鐵性貧血是一種由鐵攝取不足或鐵的吸收不良所導致的。該病症的典型特徵是血液中的紅血球變得微小,並伴隨著血紅蛋白水平的下降。缺鐵性貧血通常是因為長時間的鐵質缺乏而引起的。
缺鐵性貧血的病程可能是漸進的,多數症狀在早期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視或誤診。
此外,還有其他幾種營養性貧血,例如:
營養性貧血的症狀可能包括疲勞、能量不足等,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能出現以下各種情況:
由於輕微貧血的症狀較為輕微且容易被忽略,很多患者在發病早期可能並未意識到自身的健康問題。
診斷貧血的方法包括完整的血液計數、鐵質測試等。如果有貧血的疑慮,應及早與醫生聯繫。在治療方面,補充缺乏的營養素是提升健康的首要措施。均衡飲食,增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紅肉、綠葉蔬菜以及全穀類,對於改善貧血症狀尤為重要。
患者在開始服用任何補充劑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得到適合自身的治療方案。
面對缺鐵性貧血,了解什麼樣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幫助療癒自己,是否能形成良好的習慣來預防貧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