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被認為是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多功能性及再生能力尤為引人注目。肝細胞(hepatocyte)是肝臟主要的實質細胞,約佔肝臟質量的80%。這些細胞不僅參與蛋白質合成,還負責碳水化合物的轉化、膽固醇和膽鹽的合成以及體內外物質的排毒等關鍵功能。
肝臟能在受到損傷後迅速恢復其功能,這是其再生能力的體現。
肝細胞的結構非常獨特,其典型的立方體形狀約為20至30微米。這種細胞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五個月,但卻能在此期間進行重生。這一能力不僅保證了肝臟的正常運作,還能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包括各種藥物和毒素的影響。
肝細胞展現出紅嗜性細胞質,這表明細胞內有許多粒線體,並且因為豐富的粗糙內質網及游離核糖體而表現出藍嗜性顆粒。在這些細胞中,隨著年齡增長,會觀察到棕色的lipofuscin顆粒和不規則的無染色區域,這些都與肝細胞的功能和儲存物質有關。此外,肝細胞間需要保持緊密的結構一以支持其功能,這通過一種稱為內皮間隙的區域來實現。
肝細胞的功能是多樣的,涉及蛋白質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謝、脂質代謝及解毒等多方面。在蛋白質合成方面,肝細胞製造血清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前體等必需蛋白,而這些都主要發生在粗糙內質網中。
透過肝細胞的參與,人體能夠有效合成和調節各種必需的生物分子。
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方面,肝臟是主要的胰島素作用所在地,並負責胰島素敏感性等功能。此外,肝細胞還參與脂質的合成,並進一步將脂質代謝為膽鹽及膽固醇,既幫助食物消化,也影響體內脂質的平衡。
肝臟的再生機制是一種生物學奇蹟。肝細胞在每次更新中呈現出高度的調節能力。研究發現,即使在肝臟遭受部分切除或重大損傷的情況下,肝細胞也能迅速觸發再生以恢復功能。這使得肝臟在調節和恢復的過程中無法與其他器官相比擬。
肝臟的再生能力基本上會在短短的數周內實現80%的再生,這表明其驚人的再生潛力。
這也讓許多醫學界專家對於肝臟疾病的治療有了更多的期望,尤其是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這些患者的重生潛力不僅依賴於肝細胞的健康狀況,還取決於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適當的營養和積極的生活方式都將有助於肝臟的健康。
肝細胞的再生能力,以及它們在維持身體各種功能中的重要性,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肝臟奇蹟”。然而,我們是否已經真正理解了影響肝細胞再生的各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