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層癌(Fibrolamellar carcinoma, FLC)是一種稀有的癌症,通常影響年輕成人,並具有獨特的顯微結構特徵,即腫瘤細胞之間夾雜著層狀纖維組織。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診斷的新病例數估計大約只有200例。然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一數字可能至少被低估了10倍。FLC,也被稱為纖維層性肝細胞癌,與更常見的肝細胞癌(HCC)不同,它通常影響那些肝功能正常且沒有已知風險因素的年輕人。
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所有檢查的纖維層癌案例中均發現DNAJB1-PRKACA融合基因,這一基因融合在隨後的多項研究中得到了確認。
根據研究,DNAJB1-PRKACA基因融合的成因是由於染色體19上的一段400kb的體細胞缺失所引起的。實驗顯示,這一基因的產生是導致FLC發生的關鍵。在小鼠的肝臟中通過CRISPR/Cas9技術製造這一缺失,證明了該融合基因的實際形成對腫瘤的觸發至關重要。
纖維層癌的組織病理學特徵包括腫瘤細胞之間的層狀纖維組織。這些腫瘤細胞的細胞核與細胞質的比率較低,且細胞質富含嗜酸性膠質。與傳統的HCC相比,FLC腫瘤無包膜,卻有明確的邊界。
由於纖維層癌往往在無症狀階段被診斷出,患者通常在腫瘤已經顯著增大時才會出現症狀,包括模糊的腹痛、噁心、腹脹、疲倦和體重減輕。更重的症狀可能包括可觸及的肝腫塊、黃疸、腹水等,這使得診斷變得更加複雜。雖然目前使用影像學(如超聲、CT或MRI)和活檢對腫瘤進行診斷,但即使有活檢,也常常會在診斷上出現分歧。
隨著DNAJB1::PRKACA融合的特徵化,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通過分子特徵檢測,如PCR檢測或基因測序。
儘管FLC通常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治療,但由於這種疾病的復發率非常高,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手術。對於不能通過手術去除的腫瘤或出現遠處轉移的情況,目前針對FLC的治療標準仍在探索當中。纖維層癌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取決於癌症的轉移程度,遠處轉移會顯著降低五年生存率,其範圍從40%到90%不等。
纖維層癌在原發性肝癌中佔比為1%至10%。與傳統的HCC相比,它通常在年輕患者當中出現,且許多患者並無肝病共病史。這種疾病最初由Hugh Edmondson在1980年首次描述,並在201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種獨特的癌症類型。自2010年以來,患者和家屬開始對FLC的分子基礎進行研究,通過社交媒體收集樣本並分析基因組,使得這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進一步得到發展。
到目前為止,Fibrolamellar Registry已經收集了超過250名患者的數據,為FLC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纖維層癌作為一種神秘的癌症,其背後的DNAJB1-PRKACA融合引發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儘管目前對其病因和治療方法的認識仍在不斷深入,但這一疾病的低發病率加上病理的複雜性,使得更有效的治療選擇仍亟待探索。在面對這種罕見癌症時,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員應如何合作以解開其潛在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