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的神秘角色:為何免疫抑制者更容易發展淋巴瘤?

在臟器移植後,病人常常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以避免排斥反應,但這卻讓他們更容易面臨一種名為“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PTLD)的風險。這個病症主要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起的B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其症狀和表現多樣,看似平常卻又極具威脅。

症狀與診斷

PTLD的症狀可能不特定,且與許多其他病症相似,包括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以及疲勞等。這些症狀有時類似於EB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病人的淋巴結腫大或腫瘤引起的不適感有時會加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實際的診斷通常需要對受影響的組織進行活檢,這樣才能確定是否存在淋巴增生性瘤。

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可以顯示淋巴結的腫大或局部的腫塊,PET掃描則可幫助評估代謝活動,指引活檢的位置。神經系統的症狀,如意識混亂或局部虛弱,可能需要進一歩進行大腦的MRI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EB病毒感染。

PTLD的成因

PTLD的根本原因在於EB病毒引起的B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免疫抑制治療,特別是使用鈣調蛋白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和環孢素)的患者,由於T細胞的功能受到抑制,無法有效控制EBV感染。因此,這些B細胞可能會進一步突變並惡變為淋巴瘤。

在一些情況下,這些惡性細胞會成為主要的增值細胞,導致淋巴瘤的形成。

免疫抑制程度越高,PTLD的風險就越大,特別是在移植手術的前一年,約有80%的PTLD病例會在此期間出現。

治療與預後

對於PTLD的治療,減少或停止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可能導致疾病自發性回歸。還可以通過添加抗病毒治療來加以緩解。部分患者可能會進展為非霍奇金淋巴瘤,這種情況下,病情可能變得致命。

一項二期研究表明,採用傳遞具特異性的EB病毒T細胞可高效且低毒性地對抗PTLD。

流行病學

PTLD是實體器官移植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肺和心臟移植手術所需的免疫抑制劑劑量相對較高,因此這類患者的PTLD發病率最為顯著。此外,研究表明,HLA不匹配的骨髓移植會增加PTLD的風險。在未曾感染EB病毒的患者中,若接受EB病毒陽性的供體的器官移植,發展PTLD的風險可增加多達24倍。

整體而言,EB病毒與免疫系統之間的複雜互動揭示了其對於患者健康的影響,尤其是在脆弱的免疫狀態下。在未來,科學家們需要深入探索EB病毒的行為,以更好地預防和治療這類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我們是否能在不斷增長的科技與知識中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對抗這些由EB病毒引起的問題呢?

Trending Knowledge

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如何透過免疫抑制劑讓B細胞失控?
隨著器官移植技術的進步,受者在術後面臨的各種併發症也愈加受到重視。其中,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PTLD)是一種因免疫抑制導致的B細胞增生,這一現象的存在提醒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 <blockquote> 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是一種B細胞的無控制性增生,往往與潛伏的EB病毒感染有關。 </blockquote> PTLD的症狀多變且非特異
移植後發現淋巴腫瘤: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徵兆?
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PTLD)是一種由於器官移植後的免疫抑制治療引起的B細胞增生。這些患者可能會出現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樣的病變或多克隆多形B細胞增生。一些B細胞可能會經歷突變而變得惡性,最終導致淋巴瘤的形成。對於某些患者而言,惡性細胞克隆可能成為主導增殖的細胞類型,進而發展為明顯的淋巴瘤,這是一組在免疫抑制
從症狀到診斷:如何識別移植後淋巴增生的早期跡象?
移植後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是因器官移植後進行的治療性免疫抑制所引起的一種B細胞增生,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感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樣病變或多克隆性多形B細胞增生。對於一些患者來說,這些B細胞可能會發生突變,進而導致惡性腫瘤的形成,形成淋巴瘤。在某些情況下,惡性細胞克隆會成為主要增生的細胞類型,最終導致果體淋巴瘤,這是一組在免疫抑製患者中發生的B細胞淋巴瘤。 症狀和體徵 PTLD的症狀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