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是一種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和行為障礙,通常源於持續的創傷經歷。這些創傷通常是持續或重複發生的事件,讓受害者感到無法逃脫。根據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CPTSD被歸類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一種,並且有三個額外的重要症狀群組:情感調節障礙、消極自我信念和人際困難。
「CPTSD的症狀包括持久的恐懼感、無價值感、無助感、身份或自我感的扭曲,以及高度警覺。」
對許多人來說,CPTSD的影響超出了創傷經歷的直接反應,深入到情感和人際關係的根源。情感的失調會使個體難以安全地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而消極自我信念則加深了與他人產生距離感的能力。這種情感及認同的扭曲,可能使受害者在情感上感到困惑,甚至是絕望。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CPTSD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研究顯示,兒童在面對持續的創傷,如虐待或家庭暴力時,可能發展出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似的症狀,但卻未被充分理解。
「發展性創傷障礙(DTD)的概念被提出來,以更好地描述兒童遭遇的多次創傷經歷對他們的影響。」
研究指出,這些兒童因持續的創傷暴露而導致的情感調節問題,以及信任他人和建立健康關係的困難,可能對他們未來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對於這些面對創傷的年輕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支持,以幫助他們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呢?
對成年患者來說,CPTSD的根源通常可追溯至童年時期的創傷。這些早期的創傷會對一個人的自我感和他人感知造成持久影響。因而,成人在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時,往往會因為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而經歷困難。
「CPTSD患者經常會面臨持久的個性障礙和重新受害的高風險。」
這種不安全感進一步導致情感的隔離和退縮,使個體難以信任他人並維持長期穩定的關係。在尋求幫助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來安全地探討他們的創傷歷史呢?
在診斷方面,CPTSD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未獲得正式認可。這導致許多受害者在尋求幫助時,難以獲得充分的診斷及治療指導。不僅如此,治療CPTSD的過程也比治療一般的PTSD更加複雜。
「CPTSD的治療通常需要專注於情感調節、人際關係的困難,以及如何重新營造自我認同。」
因此,治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專業人員的理解,以及他們對這一特殊障礙的體察和敏感度。對於過去遭受創傷的患者來說,如何在治療過程中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使他們敢於敞開心扉呢?
CPTSD的症狀和影響並不僅限於個人的內心掙扎,還深深影響到他們的情感和人際關係。對於那些在創傷經歷中掙扎的人來說,理解這些影響的根源及其相關複雜性至關重要。未來,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支持那些正在克服CPTSD的人,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完整的情感連結和信任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