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創傷後壓力症(CPTSD)是一種由多次或持續的創傷事件所引發的心理與行為障礙,這種障礙在個體感受到逃避的可能性很小的情況下發展而來。CPTSD的症狀不僅包括創傷後壓力症(PTSD)所特有的重經歷、迴避和過度警覺,還有情感失調、負面自我信念及人際關係困難等額外的症狀群。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CPTSD是PTSD的一個子類別,其主要特徵是情感調節困難和對自我的負面信念。
在ICD-11中,診斷CPTSD需要滿足PTSD的標準,並顯示出情感調節困難、負面自我信念和維持重要人際關係的困難。這些症狀必須引起生活中的重大功能障礙。
與成年人不同,兒童和青少年的創傷經歷通常涉及到家庭暴力、虐待及失去主要照顧者的關係。這使得他們更易發展出複雜的創傷。學者們提出的「發展性創傷障礙」(DTD)概念,就是將CPTSD的類似術語運用到兒童的情況中。
兒童因為發展階段的不同,在遭遇創傷後,展現的症狀與成年人有著顯著的區別。
成人的CPTSD病人常常經歷長期的人際創傷,這種創傷可能來源於童年,影響個體的自我認識和人際關係。這些病人通常感覺自己與他人無法建立信任,並因受到虐待而持有負面的自我形象。
CPTSD而非PTSD的顯著特徵,是一種失去自我感的狀態,這通常與長期的虐待和創傷經歷有關。
在診斷的實踐中,CPTSD與PTSD的區別在於其症狀的範疇和影響深度。PTSD重點在於重經歷、迴避和警覺,而CPTSD則更關注個體的情感調節、自我認知及人際關係的困難。
針對CPTSD的治療策略通常需要更具體針對人際關係的困難,並考慮到個體的情感失調。許多標準的PTSD治療方法對CPTSD的療效可能有限,因為CPTSD要求針對更複雜的症狀進行處理。
針對CPTSD的治療方法有助於改善情緒調節、自我認知和人際互動,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
複雜創傷後壓力症(CPTSD)是一個多面向的障礙,其影響範圍比PTSD更廣泛、更難以治療。對於在生活中遭遇重複創傷的個體,及時識別和治療至關重要。每一位醫療專業人員與相關支持系統都應該了解CPTSD的獨特性與複雜性。我們不禁要問,如何能進一步提升社會對於CPTSD患者的理解與支持,以促進他們的康復與重建自我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