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醫療環境中,許多日常病菌在不同程度上低估了它們的危害性。其中,Nakaseomyces glabratus
(曾名為Candida glabrata) 正逐漸成為一個迫切需要關注的威脅。這種單倍體酵母雖然沒有已知的性生殖循環,但其雙性型的菌株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難以想像的是,這種在健康人類中通常是一種共生微生物的酵母,卻能在免疫力低下的個體中引發嚴重感染。
在目前廣泛的人類免疫缺陷的時代,
N. glabratus
已成為最常見的機會性病原之一,佔據了約 15-20% 的念珠菌感染病例。
這種酵母最容易在感染後的尿道和陰道中表現出其病原性,甚至在惡性病例中,N. glabratus
可能進入血流,造成全身性感染,這對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患者來說尤其危險。這進一步顯示了該菌株在醫院環境中的重要性及其對傳染病控制的挑戰。
N. glabratus
的一大特徵是在抗真菌藥物上具有天然耐藥性,特別是對氮唑類藥物。這使得許多常用的抗真菌治療對它們的效果顯著下降,這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提出了新的挑戰。
隨著抗真菌劑耐藥性的增加,
N. glabratus
對於常見治療如氟康唑的抵抗率持續上升,留下少數昂貴且有毒的抗真菌藥物可供使用。
診斷 N. glabratus
的感染並不簡單。在非白色念珠菌的陰道感染中,培養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尿檢的準確性卻不高。這種酵母的確認通常需要幾天的培養時間,但一旦分離出來,即可快速識別。同時,皮膚疾病的診斷相對複雜,需透過專業評估才能確定。
對於 N. glabratus
的治療,抗真菌的選擇相當有限。雖然其對大多數氮唑類藥物存在固有的低水平耐藥性,但仍然對某些治療相對脆弱,如多烯類藥物。透過使用氨苯磺醇等藥物可以進行抗真菌治療,但需謹慎考慮可能引發的副作用。
儘管氨苯磺醇等藥物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卻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等問題,並不適用於所有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膣用氨苯磺醇栓劑在治療中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其他抗真菌藥物如硼酸膠囊聯合使用,成為治療陰道感染的前線選擇之一。
N. glabratus
與其他酵母如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系統發育關係將其定位於Nakaseomyces組內。根據 phylogenetic 研究,其基因組的重排被認為是促進該微生物在面對壓力環境下表現出的適應和致病性的關鍵因素。
該酵母的基因組重排具有提高其生存能力的潛力,也可能與其致病性相關。
由於 N. glabratus
及其他非白色念珠菌的快速演化及抗藥性的增加,研究者和臨床醫師面臨著日益複雜的挑戰。更進一步的基因組研究、臨床數據的收集及新治療方案的開發都顯得尤為重要。隨著這些新挑戰的出現,是否還能有效地控制這些隱形殺手的蔓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