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歐洲各地在九月下旬檢測到了空氣中的輻射,隨著十月的來臨,輻射水平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所檢測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銠-106,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於其來源的廣泛猜測。而許多專家認為,這一事件的源頭很可能與俄羅斯有關,但俄羅斯政府卻表示並無任何核事故的報告。
通過環境監測網,科學家們注意到,從2017年9月25日開始,瑞士公共衛生辦公室報告顯示,銠-106的放射性顆粒數量逐漸上升。
隨著監控網絡的數據表明從東歐發出的輻射,科學社群開始對這一事件展開詳細調查。法國的核安全與輻射保護機構(IRSN)解釋,雖然對大多數歐洲民眾健康無影響,但發布的輻射量卻是值得注意的,估計範圍在100到300TBq之間。即使在這樣的輻射水平下,距離源頭數公里內的任何人員或居民仍然面臨著潛在的健康風險。
瑞士公共衛生辦公室在十月初報告,銠-106放射性水平在十月六日後逐漸減少,並且自十月十三日起不再檢測到任何放射性成分。
銠-106的釋放通常與核燃料的再處理有關,然而該金屬在核裂變反應中的產生率使其在核燃料的處理過程中非常關鍵。早期的報導未對檢測到的放射性顆粒來源提出具體資訊,僅通過德國當局的估算,指出其可能來源於東方,距德國超過1000公里。
法國IRSN推測,源頭可能是在烏拉爾山脈南部或伏爾加河附近的某種設施,但最終確定的結果卻與俄羅斯存在關聯。
俄方首次承認在某些監測設施中記錄到了輻射的尖峰,但同時聲明缺乏足夠的數據以確定空氣污染來源。儘管俄方否認任何意外事件,但隨後的一名高層因應對輻射問題的評論,承認銠-106可能在處理過程中釋放。雖然他描述了釋放數量的「微不足道」,但外界對此的信心卻有所減弱。
2017年11月21日,俄羅斯當局再次確認,距離Mayak的兩個監測站有輻射尖峰的記錄,但對釋放來源的調查仍未掌握具體情況。
俄羅斯科學院的核安全研究所成立了一個國際委員會來調查這一事件。隨著調查的深入,法國IRSN最終得出結論,其污染的最可能源頭是一個位於伏爾加河與烏拉爾山脈之間的核燃料處理設施。調查顯示,該設施可能在嘗試為歐洲科學計畫提供某種同位素時,意外釋放了輻射。
2019年,多個歐洲核科學研究小組發表了「明確證據」,指出洩漏源自南烏拉爾的Mayak工廠。
儘管俄羅斯對該事件的數據表示懷疑,並持續否認其核設施存在問題,但事實表明,這起輻射事件的真相仍然未被完全揭露。面對如此多的疑點與不透明的信息,這不禁讓人思考,是否有必要對核能行業進行更深入的監察和透明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