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歐洲的空氣中檢測到輻射的跡象,從9月底開始,這一現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恐慌。這次輻射的源頭普遍被懷疑是在俄羅斯。然而,俄羅斯政府否認發生了任何核事故,並拒絕承認與輻射上升有關的任何事件。根據監測數據,檢測到的輻射同位素為鈀-106,儘管在歐洲的檢測結果顯示其濃度極低(從微貝克勒爾到幾毫貝克勒爾每立方米空氣),對於遠離源頭的人群健康影響不大,但對於出口輻射的工作人員和居住者而言,則是有潛在威脅。
法國核安全研究所的評估表示,雖然大多數人沒有健康風險,但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數量卻是相當可觀的,估計在100到300太貝克勒爾之間。
此事件引發了一系列應對和警告,歐洲各國迅速提高了對於輻射的警戒。在10月的頭幾天,瑞士聯邦公共衛生辦公室以及其他國家機構紛紛報告其接收到輻射增加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輻射發源地位於東歐。根據法國核安全研究所(IRSN)的數據,10月初的放射性水平在10月6日之後穩定下降,而在10月13日後便未檢測到放射性元素。
在檢測到的鈽-106同位素上升之前,德國當局也指出,放射性粒子的來源可能來自於東方,距離德國超過1000公里。
潛在的放射源被猜測位於俄羅斯南烏拉山脈及伏爾加河之間的地區。儘管如此,俄方的氣象和環境監測部門在十月初澄清,並證實在其境內發現了鈽-106的放射性活動,但俄羅斯政府仍然強調未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事故發生。值得注意的是,Mayak的再處理和同位素生產工廠被廣泛懷疑為此次事件的來源,然而該工廠及其運營公司Rosatom則多次否認其與輻射峰值的聯繫。
2017年11月21日,俄羅斯政府最終承認在兩個距Mayak工廠100公里內的監測站檢測到了輻射峰值,但依然否認有任何意外事件的發生。
內部調查受到艱難奈何,因為Mayak位於一個禁止未經許可訪問的封閉城市,並且不少核能批評者面臨政府的打壓。俄羅斯的知名核能批評者受到政府的突襲,甚至被指控利用核能問題煽動革命,而可能面臨犯罪起訴。這樣的情況使得很多人對於Mayak的實際情況及其可能造成的後果感到疑惑和不安。
法國的核安全研究所( IRNS )於2018年1月向調查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結論認為污染源最可能來自位於伏爾加和烏拉山之間的某個廢燃料處理設施,並提到這可能與為歐洲科學計劃Borexino生產的鈰-144有關。這進一步引發了外界對於這種可能來源的擔憂,這對於未來的核能安全再度敲響了警鐘。
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多的證據指向了南烏拉的Mayak工廠是輻射泄漏的源頭,由於其運行的特殊性,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消息的快速傳播引起了民眾的警覺,越來越多的國家對輻射問題展開調查與監測。而各國監測網絡的發現和報告又再次讓輻射安全問題成為國際社會聚焦的焦點。至此,問題的根源是否真的能夠得到透明的解釋,還是會隱藏在各國之間的政治博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