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我們日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關節,而其中一個關鍵的結構便是內側髕股韌帶(MPFL)。該韌帶不僅是膝關節穩定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許多運動人員的生涯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當他們首次經歷膝蓋脫位時,並不總是能夠意識到這一傷害可能對他們的生活產生長期的影響。
MPFL位於膝關節的內側,其起始點位於髕骨的上內側,並插入於股骨內側的內側髖環和內側髖關節間的空間。這使得MPFL如同梯形般的形狀,在保持髕骨定位的同時,主要作用為預防髕骨向外側位移。
MPFL穩定髕骨的能力,佔據了50%至80%的穩定性,防止髕骨出現外側脫位。
MPFL對於膝關節穩定性至關重要,提供了約50%至60%的抵抗外側位移的力量。最常見的MPFL傷害發生在非接觸性的扭轉動作中,通常在屈曲的前20至30度過程中,髕骨容易向外側位移。
髕骨的再脫位率高達15%至44%,而症狀仍然會在約一半的患者中持續存在。
MPFL的傷害對於運動員來說似乎很常見,其中大約90%的髕骨外側脫位都是伴隨著MPFL的撕裂。若此類傷害得不到妥善治療,則髕骨在未來再次脫位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進而造成更多的軟組織損傷或膝關節的疼痛。
對於MPFL的非手術療法,患者通常需接受物理治療,並進行特定的康復訓練來加強膝周圍的肌肉。這樣的治療需要適度休息,以促進韌帶的自我修復。
當MPFL的損傷嚴重到需要手術修復時,通常會利用來自患者自身或是供體的肌腱進行重建。在手術後,患者的膝關節須長時間避免承重,以保護手術部位的穩定性。儘管這種手術成功率可達95%,有時候也可能導致一些併發症,如骨折或感染。
MPFL手術後的康復通常涉及4至7個月的物理治療,取決於個體的恢復情況。
在生活的各個方面,MPFL的健康狀況對一個人的動作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若膝蓋受傷而無法有效康復,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活動參與度,甚至改變生活質量。如何在受傷後優化康復過程,避免未來的反覆脫位,是每位患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MPFL的治療方法也會不斷演進,那麼在未來,面對這一韌帶的受傷,您會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