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遺傳疾病中,基因的異常往往是導致人體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遺傳性包涵小體肌病(HIBM)便是由於基因突變所引起的一類罕見肌肉疾病,影響患者日常的生活與行動。最近,GNE基因作為這類疾病研究的熱點,其在肌肉健康中的重要性逐漸被科學界認可。
遺傳性包涵小體肌病是一組罕見的基因疾病,主要特徵為肌肉無力,常在成年早期出現。這些疾病中包括自體隱性和自體顯性兩種遺傳形式,導致患者在示現(表現型)上差異很大,但都共享相似的肌肉結構特徵。
「HIBM是一組肌肉萎縮疾病,世界人口中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其自體隱性形式IBM2,是以GNE基因突變為主的。這種疾病逐漸導致肌肉無力,通常在20至30歲之間發病。」
GNE基因在肌肉健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編碼一種限制性酶,該酶參與唾液酸的合成過程。當GNE基因發生功能失調的突變,可能會導致體內唾液酸的缺乏,從而影響到唾液糖蛋白的合成。
「GNE基因的突變會導致一系列肌肉病變,研究表明,GNE缺失小鼠的病徵與人類IBM患者相似。」
研究顯示,HIBM的不同類型由不同的基因突變導致。GNE基因的突變會使兩個基因拷貝失去功能,導致肌肉的病理變化。但目前這些疾病的具體機制仍不夠清楚。
HIBM的早期症狀包括行走不穩、指頭無力等,這些症狀在肌肉活檢中能夠觀察到特徵性的影響。因此,表現出典型症狀的患者需要獲得適當的診斷,醫生可能會進行血液測試、神經傳導研究及肌肉活檢等一系列檢查。
「在20至40歲之間,若腿部肌肉不受影響,而臀部肌肉無法正常運作,很有可能HIBM會是主要考慮的診斷。」
目前對於IBM2的治療主要是緩解症狀,並不具備根治效果。為了改善下肢的無力,患者可使用腳踝足矯形器(AFOs),以協助行走。此外,肌肉力量的逐漸減弱通常會在20歲以後開始,但在經過20至30年的發展後,患者最終往往需要使用輪椅進行移動。
「對於某些患者來說,改善肌肉功能與生活品質的首要任務是減少因肌肉無力造成的行動障礙。」
隨著對GNE基因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正在探索潛在的治療方法。一些臨床試驗已經開始評估唾液酸的補充療程,該療法有望為改善GNE相關的肌肉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隨著遺傳學的進步,我們將可能見證更多HIBM相關疾病的潛在解決方案。然而,這些病症帶來的挑戰仍然讓許多家庭和學者陷入深思,這是否意味著人類對於肌肉疾病的理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